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空   7篇
航天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某型飞机地面起动时,出现“左右发不增压”信号灯熄灭时间过长现象。本文通过对燃油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左右发不增压”信号灯工作的各种因素,经过排查,找到故障点,并排除故障,积累了经验,为同类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飞机电气系统地面试验中需要施加各类模拟电负载,以验证电气系统的供电品质.由于电动泵类负载是典型的非线性负载,这类负载的大量使用对飞机供电品质的影响较大.本文利用涡流测功机的方式实现了在不需要油泵的情况下模拟电动泵类负载特性,很好的满足了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飞机级优化飞机液压系统设计和评估系统性能,需要一个完全动态综合的液压模型。文章描述了波音777液压系统动态模型的研制和用途。该模型动态模拟了作为飞机功能系统的液压能源。这不仅使设计者在建立系统硬件之前可提前检验他们的设计,而且作为飞机级的一种工具,也起到了评估飞机液压系统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向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推进剂调节范围宽、调节模式多样的特点,提出以结构简单、控制方法简洁的过氧化氢/煤油电动泵供应系统来替代传统的涡轮泵系统将更具优势.针对高浓度过氧化氢高温不稳定性及相容性特点,开展基于电机驱动的过氧化氢离心泵一体化结构设计,以高功重比为目标进行过氧化氢泵设计分析.聚焦过氧化氢介质受高温易爆的问题,利...  相似文献   
5.
该应急电动泵(以下简称产品)是某型号飞机的应急能源泵。由液压泵与直流电机组成。主要功用在助力系统压力不足时,应急保证系统压力。满足对舵面的操纵。随着生产不断的延伸。产品进行系统联试试验时。出现电流超大现象。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参数匹配存在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电动泵增压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动泵系统核心组件的特点,提出了考虑离心泵效率及电源系统放电特性变化的电动泵系统质量模型。电动泵系统中质量占比最大的组件为电机和电源系统,质量敏感性分析表明离心泵效率对系统质量的影响最大。通过对比不同推力、室压和工作时间下的电动泵系统与涡轮泵系统(燃气发生器循环)质量发现,电动泵系统在不同发动机推力下对应室压极限,低于该极限值时电动泵系统存在质量优势,且该室压极限值随着发动机推力增大而提高。最后,针对电动泵系统进一步减重增效,梳理了各组件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动泵与挤压式推进系统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泵和挤压式推进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考虑了气瓶、增压气体、贮箱、电池和电机等因素对推进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挤压式推进系统,电动泵供应系统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能够获得更高的综合性能;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更适合应用于电动泵供应系统;采用高性能永磁电机能够使得整个推进系统的质量更轻。在实际推进系统设计时,应综合平衡发动机推力、燃烧室压力和工作时间等参数的影响,才能有效地控制电池和电机的质量,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一起某型飞机4号油箱内交流电动泵工作异常典型故障为例,研究分析了4号油箱内交流电动泵工作异常的主要原因以及发生同类故障的模式,可为燃油控制系统的排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动泵(EMDP)系统失效故障树和非计划拆换统计数据,分析电动泵典型故障模式。同时,结合修理报告,总结电动泵典型故障模式与泵本体及子部件失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方便查找并定位电动泵故障位置,提高航线日常排故效率,避免故障重复发生,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10.
崔朋  宋杰  李清廉  陈兰伟  梁涛  孙郡 《航空学报》2022,43(1):256-270
为了解决电动泵压式液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系统响应特性不明晰的问题,综合考虑了电池、电机及冷却通道的影响,建立了电动泵压式液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仿真平台,深入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系统响应特性以及系统性能参数随推力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能参数响应存在短板效应,尽管电动泵响应速度快,而冷却通道参数响应速度慢,导致系统性能参数响应时间是电动泵转速响应时间的10倍以上;此外,低推力工况时,适当降低混合比,能够保证冷却通道出口亚临界情况下的顺利调节。因此,为了提高系统响应特性,在满足冷却压降要求时,应尽可能提高冷却通道内冷却剂流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