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1篇
  免费   2047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航空   3818篇
航天技术   457篇
综合类   307篇
航天   238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对于多维数据特征识别和提取上存在不足的问题,在其改进模型嵌套式长短期记忆(NLSTM)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NLSTM网络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双层NLSTM网络代替残差块中的主网络,保留捷径连接中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既能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又能保证有用数据在网络层中的跳层传递,并融入注意力机制构建多层残差网络,注意力机制的使用能够选择出对预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有效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在航空发动机退化实验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有效建立监测数据与发动机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剩余使用寿命预测误差较未改进残差结构方法平均降低10.8%,比未融入注意力机制方法平均降低18.9%,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3.
为实现三维内转进气道的内收缩流场与圆锥前体的外压缩流场的良好匹配,提出了一种双模块下颌式内转进气道/圆锥前体(Double-modules Chin Inward-turning Inlet and Conical Forebody,DCII/CF)一体化设计方法,获得一种新颖的双发并置、侧向安装的DCII/CF一体化布局。针对该布局形式,开展了DCII/CF一体化构型与传统的单模块内转进气道/圆锥前体(Single-module Inward-turning Inlet and Conical Forebody,SII/CF)一体化构型的数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CII/CF一体化布局不仅为内转进气道提供了优秀的前体附面层排移效果,还有效避免了传统SII/CF布局中前体附面层与进气道内部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在Ma∞=6.0设计状态,DCII/CF一体化布局的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相较传统的SII/CF布局有了显著提高,从0.403提高至0.482;但由于前体附面层的排移,该布局的捕获流量略有降低, SII/CF的流量系数为0.956,该布局则为0.917。而在非设计状态,该布局形式同样具备较好的总压恢复性能,在Ma∞=5.0与Ma∞=4.0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达到了0.586和0.682,明显高于SII/CF的总压恢复系数0.507和0.619。  相似文献   
4.
5.
LAVI露出利齿     
《航空史研究》2001,(72):10-13
  相似文献   
6.
岳国粹 《推进技术》1989,10(5):77-77
品名国外叫Isonol,兰州化学公司研究院现已投产,其性能与国外的商品相同.它是聚氨酯型,特别是丁羟固体推进剂和包复层,以及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的重要助剂,具有改善产品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粘接性能等多功能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组份.实践证  相似文献   
7.
8.
双喷管发动机象双喉部、双膨胀发动机一样,在先进的天地运输系统中得到验证。改进的航天飞机和全新火箭亦得益于这些先进的发动机。本文将对单燃料、双燃料以及双喷管发动机在设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作一总结。双喷管发动机的推进剂为:液氧/煤油/液氢、液氧/液丙烷/液氢、液氧/液甲烷/液氢、液氧/液氢/液氢、液氧/液甲烷/液甲烷、液氧/液丙烷/丙烷以及四氧化二氮/一甲基肼/液氢,发动机推力为889.6~2980.3kN。  相似文献   
9.
固体火箭药柱泊松比的表征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庭芳  高鸣 《宇航学报》1996,17(4):86-90
本文提出表征固体火箭药柱泊松比的三个精确表达式和一种数值积分算法。通过实验与计算给出一种固体推进剂药柱黏弹性泊松比的结果,分析了药柱黏弹性泊松比的表征与诊断以及诊断精度的有关问题。该文的结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计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所自行研制的FWD—Ⅱ型落锤式弯沉仪的自动测试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研制、应用的意义,说明了用工控机及其接口模板实施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系统工作软件的构成和实测结果。由于采用了有效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使整机达到了较高的测试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