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沈从文先生用上述白描式的文字开始了《边城》的书写。从此,一段关于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的传奇故事,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荡漾着。  相似文献   
2.
“水”——沈从文人格和文格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审视沈从文在《湘西》和《湘行散记》中对水的独特感悟,揭示出“外柔内刚”、“善利万物而不争”既是沈从文的人生态度,也是其构筑的“湘西世界”的艺术取向。  相似文献   
3.
李春林 《西南航空》2009,134(4):98-103
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另一个是湖南的凤凰。 旅居中国六十年的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先生,因为说过这句话.他的名字便不小心与凤凰连在了一起。 就像沈从文的名字永远与凤凰连在了一起一样。凤凰于是永远沉浸在了沈从文的带着淡淡哀愁的文字里。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沈从文先生用上述白  相似文献   
5.
男人枕边书     
《航空港》2012,(4):130-131
作者:梁晓声著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3定价:38.00元《郁闷的中国人》介中国人的郁闷由来已久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苏丹红、瘦肉精出现了;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梁晓声用坦率的笔调、睿智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以及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阶层分析,并将此归结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缘由。  相似文献   
6.
刘乾坤 《西南航空》2010,144(2):50-55
清澈的沅水与巫水在群山中行吟,汇集于洪江这块冲积平原,山环水绕,让洪江这座小城显露婉约的身影。沿岸行走,山乡的青绿中偶尔显孵的吊脚楼和机动船有了几分沈从文笔下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157(3):I0002-I0002
"在茶馆里同喝茶的老乡聊起来,会听到各种各样关于翠翠和爷爷的消息,这也是茶峒人最乐意向外来的人们描述的。想不到沈从文在《边城》中虚构的人物,居然活在茶峒人的心目中了。"沈从文那充满灵性的文字,为我们建构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边城——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字  相似文献   
8.
在美丽的湘西凤凰,被神爱上的女子,如此恬静美好,甚至让沈从文先生也惋惜不已。这些被神爱上的女子,也被当地人称作"落洞"女。尘世间的凡人如果爱上神,也许就是一幕悲剧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丁乙  黄姚 《西南航空》2009,(6):46-49
湘西,在沈从文的笔下是这样的:“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种情境里,会觉得自己即或不能将全人格融化,至少乐于暂时忘了一切浮世的营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湘西》和《湘行散记》两本散文集的重新审视,揭示了中国散文发展的成熟时期,沈从文用湘西人特有的语言艺术与绘画技巧,构筑了神形独特的“湘西世界”,极大地充实和奠定了“乡土散文”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