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合 《太空探索》2011,(9):10-11
曼谷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中国首次出口泰国的环境减灾卫星地面站工程——"朱拉蓬公主卫星接收站"投入正式运营,泰国公主朱拉蓬出席在泰国农业大学举行的环境减灾卫星泰国接收站命名暨开业典礼,并亲自启动按钮。环境减灾卫星泰国接收站工程由中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指令控制与数据接收站、数据处理中心、卫星运行控制中心三大组成部分以及三者之间的信息流程,最后介绍了由该系统输出的气象产品。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1,(3):80-80
据新华社2011年4月1日报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承担的环境减灾-1A(HJ-1A)卫星泰国接收站工程建设项目于2011年4月1日在曼谷正式向泰方交付。据悉,该项目早在试运行期间便已“立功”,在近日泰国南部的洪灾监测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Warn.  LL 《飞行器测控技术》1998,17(3):80-86
在高级拦截器技术计划中利用GPS卫星导航系统来精确测定两种飞行器的弹道。在每个飞行器上安装一个弹道导弹GPS转发器(BMT)或一个GPS遥测发射机(GTT)。接收站布在现有遥测站上,安装了所需的专门设备,负责接收、记录和处理来自BMT和GTT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空间扫描     
闻斋 《国际太空》2005,(9):32-32
欧洲航空航天防务公司(EADS)将为越南提供星基环境及自然资源监视系统 该公司已和越南自然资源及环境部签订了一份1930万欧元的合同,为越南提供一套完整的环境及自然资源监视系统,它包括1个接收站(用于接收“斯波特”及“环境卫星”拍摄的图像).1个图像处理及分发中心,  相似文献   
6.
陈述彭 《卫星应用》2004,12(3):1-3,31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了天地一体化;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并重的建设方针,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也是贯彻五个“统筹”方针的重大措施。为此,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曾组织专家咨询,针对我国遥感卫星的天地一体化的信息源和数据流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管理体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希望能理顺“铁路警察,各管  相似文献   
7.
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无线电通信设备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应用领域包括国家公众通信、电视广播、气象、金融行业等,卫星通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卫星地面接收站是卫星通信建设的重要环节,接收天线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的确定是地面接收站能否进行有效数据通信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三个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推导出另外一种方位角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信息侦察弹的国外发展及其设计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表明 ,占有绝对优势的美英联军 ,高度重视信息侦察 ;在陆、海、空、天信息侦察平台支持下 ,战场几乎已经单向“透明”。目前 ,外军除了大力研发陆、海、空、天信息侦察系统外 ,美英等国还高度重视信息侦察弹的研制。国外演示验证表明 ,信息侦察弹有着独特的作用。介绍美英的信息侦察弹的现状 ,初步提出信息侦察弹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0,(1):12-12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日前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以下简称CBERS-04星)发射成功。12月8日10时44分,在第15圈卫星轨道上,CBERS-04星首次打开全色相机并向地面发送遥感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即时接收首轨卫星图像数据,与此同时,在100km外的地面接收站网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全分辨率快视。这标志CBERS-04星首轨遥感数据接收任务成功,也是在国内首次实现陆地观测首轨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远程实时显示。4分钟后,三亚站开始首次接收数据,并实时传送至北京显示。11时25分,在第16圈轨道卫星首次向地面发送红外相机遥感数据。喀什站首轨数据接收成功,图像在北京实时显示。至此,3站首次接收的2部国产有效载荷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执行与远程实时图像快视试验一次成功。目前,地面数据接收站网正在执行CBERS-04星在轨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