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安全工程实验室的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发主要事故,并就实验室的事故预防提出了几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日趋严峻的空防形势,弥补空中警力资源缺口,文章以2017年—2021年发生的3351起民航安保事件为基础,构建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民航安保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分析、整理各类民航安保事件的风险影响因素,建立民航安保风险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算法对G1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改进CRITIC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优化,并结合云模型理论完成民航安保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空警部门提供的风险航班数据开展模型的可靠性验证,证明了该民航安保风险评估模型的实战效果,为开创和完善空警勤务的动态化派遣模式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舰载机着舰安全的多维状态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机着舰过程涉及到来自人员、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众多因素,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性,对于实时有效地监控、判断着舰过程的安全状态并进行正确决策构成一定的困难.在阐述面向安全的多维状态空间的内涵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提出面向安全的多维状态空间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发现系统状态表征数据所反映的过程安全特性.以美军某型舰载机着舰过程统计数据为例,对影响机-舰系统安全状态的诸多变量的特征进行提取,建立面向着舰安全的多维状态空间模型,判定状态空间维数并确定对应的状态变量,为着舰过程的安全分析、监控和决策等提供依据,同时确保过程数据处理更为方便和简化.案例分析结果与真实数据统计结果之间基本保持一致,证实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4.
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是一个朝阳行业,航空安全工程专业的出现将极大地推进民航安全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本文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详细阐述了安全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建设是中国民航当前的重大任务之一。我国民航发展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局面下,如何抓住建设民航SMS这一时机,让它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摆在广大民航企事业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风险管理作为SMS的核心要素,是PDCA(策划一实施一检查和测量一持续改进)循环的主要实施环节。通过深入探讨风险管理内涵及在民航SMS构建中的应用,有助于为广大民航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在SMS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提供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民航SMS的建设,提高广大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危险货物品种繁多,特性各异,具有严重的潜在危险性。危险货物的运输使其危险性发生了转移,影响范围发生变化,发生运输事故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分析可知,运输事故率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从主观上引起重视是运输安全的关键,而选择好的行车路线,应用符合要求的物品包装则是安全运输的重要保证。危险物品的对策研究为安全运输提供了保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传统人为因素失误分析技术(ATHEANA)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对不安全控制行为(UA)和迫使失误情景(EFC)的识别不充分,因此提出人为因素失误分析技术—系统理论过程分析(ATHEANA-STPA)混合方法对航空人为因素展开分析。基于人为因素失误预测技术(THERP)方法构建系统控制模型,识别UA和与其关联的致因因素;根据各类致因因素的关联性构建EFC,基于THERP 提供的基础人为误差数据对UA的触发概率进行评估;基于瓦解EFC 的思想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通过一起航空安全事故的分析应用验证ATHEANA-STPA 混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THEANA-STPA 混合方法所形成的结论能够对风险管控起到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薇  赵廷弟 《航空学报》2011,32(11):2016-2024
为了研究系统事故机理,建立有效的事故过程模型,分析了事故过程的特征,指出其呈现离散与连续动态行为交互的混合特性.针对现有事故过程建模方法在描述该混合特性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混合动态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事故过程的混合自动机模型,在Simulink/Stateflow环境下进行仿真.实现了事故过程的连续机理与状态运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