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航天员》2009,(5):8-9
9月19日,人类首次制造夜光云实验(又称“带电浮质释放实验”)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和国防部空间测试项目合作执行。美研究人员打算以火箭燃尽后所形成的微粒引发造云过程,从而人工制成由冰晶构成的夜光云。  相似文献   
2.
新型冷兵器     
《航空港》2012,(4):56
任何年代,男人都不能"祼身"行走在这个星球,原始时代是兽皮和石块,如今则是富含高科技的各种高品质物件,它们是——在和平年代像征男人身份的"新武器"。  相似文献   
3.
利用AIM卫星搭载的CIPS云成像探测器获得的云图数据,提取2008-2009年南北半球共6664个小尺度重力波(波长10~150km)个例,通过重力波区域与背景云层反照率变化值的对比分析,研究重力波引起云层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变化值以正值为主,最大平均值4.48×10-6sr-1出现在南半球降交轨道.反照率变化值与IWC变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变化呈现出很强的纬度和时间依赖性,且几乎均为正值.反照率变化值在中期阶段(冬/夏至日之后的50天)的高纬地区(>70°)更大,但在中期以外始末阶段的低纬地区(<70°)逐渐变小,甚至开始出现负值.随着背景云层的增强,反照率平均值呈线性增大,小尺度重力波能够引起背景云层反照率约14.6%~28.8%的变化量.当重力波引起的反照率周期性变化的振幅逐渐增大时,反照率变化值也线性增大,变化率约为0.909%~1.194%.南半球的变化率整体比北半球稍小,这与背景大气条件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传统阈值方法难以适用复杂背景下夜光船舶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尺寸扩张注意力特征融合的Faster R-CNN方法(Size Expansion Attention Fusion Faster R-CNN,SEAFF)。首先,在Faster R-CNN基础上加入图像尺寸扩张,提升夜光船舶目标空间特征;然后,在深层残差网络后加入注意力机制模块,从通道和空间维度上对夜光船舶目标特征筛选;最后,结合特征金字塔网络,弥补不同层次特征提取缺失现象。实验表明,图像尺寸扩张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特征金字塔特征融合在抑制夜光船舶目标检测漏检具有显著影响,注意力机制在降低虚警方面有一定影响,同时引入三部分使模型达到最优。此外,通过与主流目标检测模型SSD、YOLOv5、Faster R-CNN对比表明,分别提高11.4、7.1和5.6个百分点。SEAFF模型在复杂背景下船舶夜光目标检测中具有显著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5.
夜空     
《飞碟探索》2011,(12):27-27
夜光云是一种形成于中间层的云,距地面高达80千米~85千米,是世界最高的可见云。这种罕见的云只有在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才能看见。夜光云外观似卷云。但较薄,且颜色为银白色或蓝色,出现在落日后太阳与地平线夹角在6°~15°之间的时候。如果太早会因为其太薄而看不见,而太迟了它也会落到地球的阴影之中去。图为爱沙尼亚维良地省雾气迷漫的沼泽上空出现的夜光云。  相似文献   
6.
夜光云     
《飞碟探索》2008,(10):56-56
在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两年后。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这种夜间发光的云。这些年来,夜光云的出现越来越频繁。美国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大学的一位大气物理学家吉姆·拉塞尔表示,与以往相比,现在它们出现得更为频繁,时间更长,纬度也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