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902篇
航天技术   356篇
综合类   196篇
航天   6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8098单片机处理不对向测量五孔压力探针信号的测试仪器,它可以直接用数码管显示所测空间流场的总压、静压、α角、β角、速度和各测孔压力值,由于采用了高精度的带温度补偿的压力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该仪器输出有串口和并口,容易实现快速记录和与上位计算机通讯。本仪器可通过圆柱三孔压力探针及速度管对空间气流的α角、总压、静压和速度进行测量,所以该仪器是一台多功能的测试仪。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阐述了进行星载微波辐射计计算机仿真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仿真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并重点介绍了一种可以较好地模拟大气辐射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论述了可调结构仪器工作台的结构、调整原理和调整方法,并以三点支撑结构、锥面支撑结构仪器工作台表面与测量轴线垂直度的调整为例,具体地阐述了调整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根据探针在人体穴位电流量的变化情况 ,具体分析了该仪器电路设计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及具体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存恩 《卫星应用》1998,6(2):58-62
概述日本可重复使用的实验观测两用空间自由飞行器的主要设计特点,分析了在轨应用取得的成果,介绍了第二次飞行计划。  相似文献   
7.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防热瓦故障会使航天器的局部结构产牛热源,并在结构中形成温度场。应用热源温度场迭加法的解函数,解得结构温度历程,然后据此温度的变化率趋势判断出热源位置,在此基础上依据多点测最值构造出辨识参数用于热强度识别,通过对一薄壁结构模型算例的计算仿真,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热源诊断技术研究,提供了可资工程实践应用的数值算法体系以及有益的数值计算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现有的 YIG 和返波管扫频信号源和其他带有外扫描电路的扫频信号源大多数都不带程控接口,为此,自行研制了扫频信号源程控器,来对上述扫频信号源进行频率控制,介绍了该程控接口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及调试方法,给出了电路功能的数学模型。该扫频源程控器的初级接口具有 L 功能和 AH 功能;次级接口可完成16位 D/A 转换,输出0~10V 的程控扫描电压,选频点数可达65536个,输出电压的分辨度为140μV。  相似文献   
9.
1 引言2 0世纪末影响人类经济生活最大事件莫过于信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电子测试技术和仪器产业无例外地受到它的冲击。 2 0 0 0年初 ,国外资料表明 ,面向通信 ,主要包括网络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的电子测试仪器 ,在整个电子仪器市场销售中所占份额已增至 5 0 %左右。本世纪这种增长势头肯定还要扩大 ,而成为电子仪器产业中的主导产品。促使电子测试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大量引用计算机技术 ,甚至与计算机一体化 ,如自动测试标准接口系统 ,虚拟仪器等的出现和发展。预计在本世纪初这些技术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新的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独具技术应用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四级递进的技能训练体系”两个方面探索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从人才观、教学观、创新观的更新,提出了面向21世纪医疗仪器维修大专教育发展为医学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