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14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2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方秀花  侯妍 《卫星应用》2004,12(1):52-55
随着近年来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及其在历次局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使美国政府对其依赖程度不断增强。美国政府为促进遥感业所进行的机制和政策调整、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通过对其演进过程的分析提出我国遥感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探讨了卫星遥感信息的产业化问题,认为产业化是卫星遥感技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从资源勘查遥感应用的实践出发,提出后遥感应用技术的开拓是实现卫星遥感信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小波变换去除信号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信号噪声进行抑制和去除非平稳信号的噪声。实例证明,基于小波变换在非平稳信号噪声抑制和去噪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工程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一种5000×4000超高分辨率显示系统的设计与集成以及图像的快速滚动、漫游、凝视功能软件的开发和系统的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景象匹配制导的需求,研究了去均值归一化、基于直方图拉伸和基于局部平滑相关匹配算法,分析了算法的适应性、计算量和实时性等,比较了每种算法的优缺点。结合巡航导弹的使用,讨论了影响匹配结果的一些基本的、可能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用三种分辨率的图像作了大量的实验.针对这些算法的匹配概率及地物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编程验证和综合分析,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07,16(2):40-40
2007年2月24日,日本的情报收集雷达卫星-2用H-2A火箭发射升空。它将和已在轨的3颗间谍卫星组成体系,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每天一次的拍照。雷达卫星运行在高400~600km的低轨道上,可自动发射电波,根据地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合成黑自图像,分辨率南北方向为1m,东西方向为3m。一同升空的还有一颗光学试验卫星,后者主要是为了验证日本正在开发的新一代光学卫星的性能。据悉,新一代光学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将提高到0.4~0.6m,预计2009年发射,而新一代雷达卫星计划2011年升空。  相似文献   
8.
分辨率是衡量SAR成像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目前所采用的3dB主瓣宽度方法来源于光学成像中的瑞利准则,受人类视觉感知能力限制,且没有考虑噪声影响。根据SAR图像表达式与观测信号乘法模型,在存在目标位置先验信息情况下,基于Bayes假设检验理论建立点目标分辨判别准则,得到统计意义上的分辨率计算方法,得到的结论与现有的关于分辨率计算的定性理解相一致,克服了瑞利准则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7,(9):46-46
俄罗斯宇宙3M火箭7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2军事侦察卫星。卫星由OHB系统公司建造,重770公斤,寿命10年,载有合成孔径雷达、星间S波段发射机和X波段发射机等设备,采用550公里极轨道,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SAR-放大镜”是德首个卫星侦察系统,由5颗相同的小卫星和地面段组成。5颗卫星处在3个轨道面上。项目耗资2.5亿欧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山农信道容量定理公式中的信道带宽恒为信源所发出的消息信号的带宽 ,是信道带宽的理论最小极限 ;它不同于现代通信工程中传输已调制信号时所需要的信道带宽。这是本文所证明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将限制信道容量定理的普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