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223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7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uture space ventures will likely require exploitation of near-Earth asteroid resources. Moreover, it can be envisaged that asteroids may host habitats in their interiors. In fact, a cavern inside an asteroid would be a natural radiation shield against cosmic radiation and may also serve as a confined environment for storage of mined material such as water ice or other processed volatiles such as propellant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proposes to leverage the asteroid rotational self-energy to remove material from the asteroid interiors and create a spherical cavern, by means of the orbital siphon concept. The siphon is a chain of tether-connected payload masses (the asteroid material), which exploits the rotation of the asteroid for the delivery of mass from the asteroid to escap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siphon can be initiated to ensure self-sustained flow of mass from the asteroid to escape. A net orbital siphon effect is generated by connecting new payloads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in while releasing the upper payloads. Key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such as the required siphon dimension and the maximum size of the internal cavity that can be excav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asteroid rotational period. Moreover, assuming elastic material behaviour,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for the stress tensor is found and a failure criterion is used to identify regions in the asteroid interiors subjected to the larger stres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failure are relaxed as the radius of the internal void increases.  相似文献   
2.
仲维国  郭有光  张凯 《航空学报》2020,41(3):623429-623429
为满足设定的太阳能飞机多日连续飞行条件,依据飞行过程中当前时刻的飞行高度、光伏输出功率、动力电池组余量等系统状态参数,研究如何分配动力电池组充放电和电推进系统输入等功率。所用策略立足于实时功率平衡,充分利用正午前后的光伏峰值功率用于飞机爬升及充电,在午后下滑过程中利用全部光伏输出,以最大化利用光伏资源;在光伏有效输出不足时则以一定的维持功率下滑,使能量的综合损失最小。方法能够提高以预定夜间飞行高度连续多日续航的成功率,提升飞行高度、纬度、季节范围或搭载能力,或者拓展这几种飞行条件的组合域,优化太阳能飞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陈万创 《上海航天》1996,(1):20-24,29
针对地空导弹的特点,论述了维修性设计的重要性,认为维修性是一种设计特性,必须对武器系统研制开始就要加以考虑,并贯穿于整个寿命周期中。提出了维修性设计要求,并讨论了维修性指标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先进战斗机控制分配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先进战斗机控制分配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文中首先介绍了4种主要的控制分配方法———广义逆法、串接链法、直接分配法和数学规划法,给出各种方法在飞行控制系统分配应用中的限制,然后简单介绍控制分配方法在现实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控制分配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资源节约型观念;把节约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逐步建立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构建自律高效的管理体制,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主体;完善价格机制、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建立资源节约型体制和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调控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物流的资源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有关物流资源的整合问题已成为物流界较为热门的话题.文章从现代管理理念、客户资源、能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流流程等方面,对现代物流资源整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某型飞机数字防滑刹车控制盒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工程加权法对控制盒进行了可靠性分配,并通过元器件可靠性预计法对控制盒的可靠性进行预计.对比及验证表明,控制盒可靠性设计合理,满足主机及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8.
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来进行调查与研究,从长沙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体育资源利用实际情况出发,对长沙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全民健身运动过程中体育资源利用的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体育资源开发的对策,希望能为建立符合长沙市实际情况需要的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模式寻求理...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多操纵面飞机的重构控制,提高飞机飞行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多操纵面重构控制策略.针对操纵面卡死、松浮、损伤等典型故障情况,推导了相应的重构分配器,通过基于线性规划的直接分配方法来实现在操纵面故障下的重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处理典型操纵面故障,发生故障时仍能快速跟踪控制指令,保证较好的...  相似文献   
10.
提高卫星信道资源利用率,探索高效可行的端站接入机制是卫星通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卫星通信DVB-RCS标准基于带宽预先规划的接入机制与端站随遇接入的需求矛盾凸显,因此提出一套信道反馈优化接入机制,综合考虑各端站数据业务需求,在不改变原有协议信令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引入谦虚度激励方法,创造性地构造动态协商反馈模型并加以求解,达到提高端站接入数量、满足随遇接入需求、提升信道利用效率、最大化整体带宽通信业务效益的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带宽分配反馈优化机制比传统模式提高近1倍接入率,最大端站数接入时算法耗时约只有0.67s,可为卫星信道使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