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两种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在动态环境中的收敛性能,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其中一种是能随输入信号矢量变化而变化的变步长最小输出能量盲算法;另一种是既保持最小输出能量检测器的全局收敛性,又具有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器高输出信干比优点的判决反馈变步长盲算法。利用前者在动态强干扰下收敛快及后者在稳态时输出信干比高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到动态环境中,提高系统性能,同时抑制多址干扰和窄带干扰。  相似文献   
2.
针对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测控链路高抗干扰需求,给出了实现跳频速率20 000次/s的扩跳混合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系统实现方案.系统采用跳频频率并行捕获模式.跳频源设计采用直接频率合成、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和PLL (Phase-Locked Loop,锁相环)相结合的混合频率合成技术.利用相位响应滤波器,通过正交调制技术完成MSK(Minimum Shift Keying,最小频移键控)、GMSK (Gaussian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通过推导得出2 bit差分解调输出与载波频率选择有关,且为四分之数据率的整数倍关系.然后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跳频频率间隔选取方法,即跳频间隔应当将临近跳频的主瓣分开,同时跳频载波频率应当设在其他跳频频谱的零点处.最后总结了高速扩跳频系统参数设计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3.
相位连续的DS/FH(Direct Sequence/Frequency Hopping,直接序列/跳频)扩频信号的扩频带宽比直扩信号更宽,在电离层的非线性相位以及跳频频点变化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该信号的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相相移键控)解调性能明显恶化。依据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数学规律,推导得到了在背景电离层色散条件和跳频频点均匀分布前提下,某种DS/FH卫星测控信号的引导信号和长周期信号BPSK误码率的变化规律,并在特定信号参数条件下进行了误码率仿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 6 2 4构成的多路温度测量仪器。它具有线路简单 ,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在 - 5 5~ 1 2 5°C内 ,精度优于 0 .0 5°C) ;带有计算机接口 ,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频分布的干扰检测算法是DS/FH(Direct Sequence/Frequency Hopping,直接序列扩频/跳频扩频)系统干扰检测的传统手段,针对其运算量大、实时性差,以及无法检测某些特殊干扰信号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干扰检测算法.通过统计DS/FH系统频谱图中各频率的幅值出现位置,以DS/FH信号与干扰信号频谱分布规律的差别为判决依据,完成DS/FH系统中干扰信号的检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能够有效识别DS/FH系统中的典型干扰信号,与传统基于时频分布的检测算法相比,能够实现某些特殊干扰信号的有效检测;同时,由于该算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时频联合分析,其运算复杂度大大降低,能够实现DS/FH系统干扰信号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在YWJC-1C型ECS原位检测仪中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量原理、特性及其温度测量的硬件接口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DS18B20-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工作时序,结合AT89S51给出了数字式温度测量装置的系统结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We investigate 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s of globally averaged thermospheric density at 400 km altitude from 1996 to 2006 by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ANN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mospheric density is governed by solar activity, and the absolute error of our model is 13.67%, less than NRLMSISE-00 model. Fourier representation can catch 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s more accurately than NRLMSISE-00 model and JB2008 model especially during 2002. We find that the Autumn maximum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Spring maximum during solar minimum, while the reverse is correct during solar maximum. There is a strong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solar activity and the amplitude of annual/semiannual variations,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0.9534 and 0.9424,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mplitude ratio of the annual to semiannual variation is about 1.3 averaged, and changes in different years, but it has little relation with solar activity. Besides that, the amplitude of annual variation is larger than semiannual variation during 1996 and 2006 except 1998 and 2000. The relative error of NRLMSISE-00 model is 14.95%, decreasing to 12.49% after revising,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is empirical model and its improved results and the observation are 0.8185 and 0.9210, respectively. Finally, we suggest the revised version of MSIS series of model should use the Fourier representation to express 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9.
何涛  李志强  梁旭文 《宇航学报》2013,34(4):546-551
对卫星测控中一类扩频码周期与信息码周期之比为非整数的直扩信号进行了研究,得出这类信号可建模成非周期调制直扩信号,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基于差分主元分析(D PCA)的非周期调制直扩信号扩频码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与差分序列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完成信息码个数、子序列、信息码同步点等参数的估计,解决了传统矩阵分解方法在估计码序列时码序列相位模糊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低信噪比下进行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CIT)处理115°E子午圈附近6个台站的GPS观测数据, 分析了2004年11月地磁暴期间中国中低纬电离层的响应情况. 结果表明, 电离层呈正相扰动, 且不同高度上的响应不同, 800 km以下电子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且在峰值高度附近增幅最大, 800 km以上地磁暴的影响并不显著; 伴随地磁能量的注入, 赤道异常峰极向扩展; 随磁扰强度的降低, 电子密度也逐渐恢复至平静水平. 这些结果与以往的理论和观测结果一致, 初步估计扰动是由热层暴环流引起的, 并受到赤道异常峰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