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紊流流场的各种方法,并着重指出,在高紊流度情况下,还没有比较可靠的方法。在使用目前推荐的各种计算公式时,必须首先验证其公式的可靠性,并注意其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剖析传统热线热膜风速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方案和具体的线路模型,形成了预移相型热线热膜流速计的构思.首先对传统热线风速计的物理模型进行改进,用数学方程加以描述并求出其解析解提出一系列设计公式,进而选择适当的线路环节,编制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物理模型、数学方程和设计公式的要求,形成了具有6大特色的"IFV900A型智能热线热膜流速计".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热线热膜流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传统热线热膜风速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方案和具体的线路模型,形成了预移相型热线热膜流速计的构思。首先对传统热线风速计的物理模型进行改进,用数学方程加以描述并求出其解析解提出一系列设计公式,进而选择适当的线路环节,编制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物理模型、数学方程和设计公式的要求,形成了具有6大特色的“IFV900A型智能热线热膜流速计”。  相似文献   
4.
 <正> 湍流边界层分离研究是当前流体力学中难度极大的课题。有关的试验比较罕见,其重要原因是接触式测速技术对流场有干扰且无方向敏感性,因而难以获得可信数据。激光多普勒测速(LDV)作为非接触测速技术,可以有效地测量间歇反流特征,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应用LDV研究湍流分离流。迄今为止,应用LDV对分离流的研究一般侧重于分离过程。对整个湍流分离-再附过程进行完整的测量尚不多见。本试验采用二维LDV系统详细地测量了二维非对称曲壁扩压器内的湍流分离-再附流动。  相似文献   
5.
测量三维湍流场的热线响应方程及热线校正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淑娟  胡志伟 《航空学报》1994,15(12):1467-1470
从Jorgensen等效冷却速度公式出发推出了高阶精度的热线响应方程,它适用于密度不变低速条件下求解湍流场中时均速度和雷诺应力张量。应用该热线响应方程时不严格要求热线探头轴线与流场速度矢量完全一致,因此可简化热线测量的支撑和传动机构。导出的显式热线校正方程可保证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6.
张孝棣  贾元胜  曹锐  唐敏中 《航空学报》1989,10(10):526-529
 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是真实火箭发动机按一定比例缩小的试验装置,与真实火箭发动机比较,其喷流温度和速度都略低,但温度仍高达1500~2500°K,速度达1300~2500m/s,持续时间为1~3s。流动是高亮度含有大量熔化粒子的两相流动。因此这项测量具有背景噪声高、时间短和流速极高的特点。对于管道中这种流动的测量除上述特点外,还需解决窗口烧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流层艇载风速计电滑环供电方式的不足,设计了基于DSP控制的艇载风速计非接触供电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明确了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组成;通过建立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传输效率及传输功率的因素;结合艇载风速计的结构及应用背景,借助ANSYS 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嵌套式松耦合线圈。通过对系统主要电路进行仿真并搭建基于DSP控制的原、副边电路,对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验证,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控制的平流层艇载风速计非接触供电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非接触能量传输,降压后可为平流层艇载风速计供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