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破晓的诗意     
元波 《西南航空》2012,(5):108-109
看到成都本土打造的30集电视连续剧《边城破晓》宣传片,突然想,“破晓”作为一个意象,在古诗中是如何表现的?是表现什么的?在网上以“破晓”一词搜索,得到相关诗句111条。浏览之后发现,其一,古人诗似无以“破晓”为总意象完成全诗的作品:其二,所搜百多首诗词中,“破晓”一词多用于表示时间;其三,有的诗句中虽也有“破晓”二字,但在诗句中已不是原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翡冷翠”,是著名诗人徐志摩首译。这个名字比之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更富诗意,蕴含更多的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所以徐志摩之后的中国游客来到这座著名的古城,总是不自觉地喜欢称它“翡冷翠”是对这个城市和徐志摩的亲切致意吧,也是对徐志摩诗意的一脉相承“翡冷翠”,一如它的名字,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古雅和诗意。  相似文献   
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有些地方,你还没有踏足那片土地,就已经在心中描画她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西南航空》2007,(10):70-72,74
大家会问这样的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的旅游当中会不会消失,我说,请相信原生态的力量,请相信人类在感受原生态文化时的一种震撼。它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成为很多游客的一种人生范本,让很多人看到什么生活才是真正好的,让大家都知道忙忙碌碌的竞争是没有必要的。原生态文化其实是永恒的范本存在在这里,被外来者恭恭敬敬地对待,它有资格成为中国和世界很多人仰望的对象,成为大家的人生教导。  相似文献   
5.
《西南航空》2006,(3):22-22
千年历史的杜甫草堂、占地500多公顷的浣花公园、浣花溪水潺潺流过,豪宅林立、成都市顶级富人区……如果要将浣花片区的高雅和珍贵说清楚,可能需要三天三夜;但如果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几句话就已经能说明一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古人对于红叶的欣赏是十分钟情的,一位有名的诗人曾在诗中吟道。“霜叶红于一月花”,他的诗没有一点的夸张  相似文献   
7.
薛莫 《飞碟探索》2009,(10):32-33
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把白色光分解成七色光谱,将彩虹的诗意破坏殆尽。就在人们真正理解彩虹构成的那一刻,它那诗歌般的美也就永远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真的是诗意的破坏者和冷酷的制造者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