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成果是以硼硅酸盐玻璃为固体基料 ,以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树脂为粘结剂 ,以水为溶剂配制而成的水悬浮液 ,用于高温合金、钛合金及不锈钢热变形锻件毛坯上 ,可起防护、润滑和绝热作用 ,也可做金属材料热处理保护涂料用。作为金属材料热变形防护润滑剂其起始软化温度应当比金属表面发生剧烈氧化的温度低 ;流动点则应与金属材料热变形温度相当 (或高于 5 0℃~ 10 0℃ ) ;高温时的浸润角 <30° ,摩擦系数对于钢件及钛合金小于0 .1,对于高温合金及其它难变形合金为 0 .2~ 0 .3。该产品综合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环境污染少 ,工艺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1,(2):64-64,F0003
这张照片的主角是我们太阳系最奇特的卫星——木卫一的真彩色照片。原图由1995年~2003年之间环绕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经过复杂技术的处理,才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木卫一。木卫一的主色调来自硫酸和硅酸盐岩浆。  相似文献   
3.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4,(12):22-23
太阳系是从一团叫作星云的弥漫物质中演变而成的。其中太阳消耗了这片星云中99.8%的物质。而剩下的物质则以气体和尘埃的形式环绕太阳组成了一个稀薄的盘,盘中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各自聚集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科学家推测,在盘的内侧,太阳使物质变得非常热,只有熔点高的金属和硅酸盐能在那样的地方存在并渐渐聚集成固体的行星。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国内外关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包括聚合物/层状结构硅酸盐PLS(Polymer-Layer Silicate)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动力学和微观力学,以及聚合物/颗粒状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微粒分散原理、纳米粒子尺寸与复合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SiCO陶瓷隔热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抗热震性能,通过刷涂法制备SiCO陶瓷隔热复合材料TaSi_2-MoSi_2硼硅酸盐玻璃涂层,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硼硅酸盐玻璃含量分别占23%、31%、38%、41%的涂层进行微观形貌和相组成分析,对不同含量的涂层进行1 500℃氧化5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的重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次数达到25次,氧化总时间达到125 min后,硼硅酸盐玻璃含量占38%的TaSi_2-MoSi_2硼硅酸盐玻璃涂层表面具有最少的孔洞和裂纹,涂层的失重率为-2.1%,说明该涂层具有最好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1,(2):64-65
这张照片的主角是我们太阳系最奇特的卫星——木卫一的真彩色照片。原图由1995年~2003年之间环绕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经过复杂技术的处理,才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木卫一。木卫一的主色调来自硫酸和硅酸盐岩浆。它的表面有许多活火山,在木星和其他木星卫星的强大引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商用耐高温无机胶黏剂在固相渗铬工况下发生了胶黏作用失效现象,本工作分析了该胶黏剂失效的原因.首先,通过XRD分析了该胶黏剂的相组成,利用体式显微剂观察固化后胶体的整体形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和X光电子能谱分析胶黏剂经固相渗铬环境后微观形貌和成分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硅酸盐类无机胶黏剂在固相渗铬环境中受到酸性气体、水和活性铬的作用,其中酸性气体和水分的协同作用是造成胶黏剂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固相渗铬工艺参数,减少工况中水分含量,可有效避免胶黏剂的失效行为.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0,(4):34-34
据新浪网2010年6月27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25日发布公报说,火星探测器探测到火星上存在含水硅酸盐矿物质,表明水可能曾经遍布火星表面。ESA称,含水硅酸盐矿物质常伴随流动水的存在而存在,且在流动水消失后依旧保存,常作为判定一个区域是否在历史上曾经有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硅酸盐细菌的分离及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方法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一株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了表形特性、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确认该菌为一株硅酸盐细菌,分类属于胶质芽孢杆菌。此外,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培养液中的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硅酸盐细菌具有分解玻璃中钾的能力。在摇瓶培养72小时后,水溶性钾的含量比对照物提高了77%。这就证明了硅酸盐细菌的确具有解钾的性能,可用于促进土壤中矿物性钾分解的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一种硅酸盐胶粘剂,它具有强度高、耐水性和抗热震性好及固化温度低的特点。实验发现,金属Al粉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胶粘剂的强度和抗热震性,但使得用温度有所下降。而防水剂则可以有效抑制体系中碱金属离子的游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