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近年来在微波聚焦热疗人体深部癌病灶研究工作推动下完成的。文中给出了光学及电磁学界感兴趣的某些结果。在人体分层媒质前的一有限口径处,置一时谐电流分布,在每一分层内的微波传输场及反射场可利用传输矩阵及并矢格林函数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重新表述折射率,对比分析了左、右手媒质不同组合情况下,电磁波在媒质界面上的折射特性。通过引入色散关系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无限大左手介质板以及线源置于左手媒质覆层内两种模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分析相符合。分析表明,负折射现象出现在界面两侧媒质类型(LHM/RHM或RHM/LHM)不同的情况下。对于同种类型媒质的情况,左手媒质并不能引起反常的折射现象。LHM引起的反常现象通过与RHM的对比才能得以有效考察。  相似文献   
3.
运用波动理论,讨论背景为各向异性、不均匀的随机起伏电离层中高频电波的传播和散射问题,给出了电离层不均匀体散射引起的反射回波波场的起伏,并在垂测条件下计算了接收波场的相位与振幅起伏的谱分布。   相似文献   
4.
叶兴彬  庄磊 《上海航天》2013,(6):28-31,45
对基于稳定的双共轭梯度一快速傅里叶变换(BCGs_FFT)和改进的离散复镜像方法的平面分层媒质电大尺寸埋入体的电磁散射计算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理论推导过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离散复镜像法在不提取准静态项和表面波项的条件下,可拟合获得准确的近区和远区空域格林函数结果,并加快了分层媒质中电大尺寸埋入体空域格林函数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细线近似对金属螺旋线的电磁散射作距量法数值研究,对于具有镜象对称特性的右旋和左旋金属螺旋,计算了不同尺寸,不同电磁波投射方向下的感应电流和散射场幅值,计算结果表明,由它们产生的感应散射场同样具有镜象对称性,计算得到的前向和背向散射场显示不同旋向的螺旋对散射场的极化产生相反的旋转。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一种Ad Hoc网络令牌传递协议。在该协议中,根据MAC控制协议产生令牌群首并进行传递,可减少由于分组碰撞产生的错误。由当前的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地形成令牌的传递路由,能很好地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通过严格地限制每个令牌的生存周期,简化令牌的维护,并为时延敏感的业务提供良好的QoS保障。同时介绍动态群首方式,具有良好的信道访问公平性,网络管理和控制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7.
手征媒质的手征参量ξc对反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输线理论 ,分析金属衬底的单层手征介质与自由空间的分界面上电磁波垂直入射时 ,ξc数值的变化对媒质反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及部分实验结果表明 :在媒质中掺杂手征微结构的浓度增加 ,等效于ξc 的实部与虚部同时变化。分别改变ξc的实部与虚部 ,结果发现 ,手征参数ξc的虚部调整在最佳值时 ,会在某一频率点上取得最小反射率 ;而随着ξc的实部增加 ,最小反射频率减小。由此得出结论 ,在设计手征吸波媒质时 ,可以通过优化设计 ξc的实部、虚部的值 ,来实现在某一波段上较佳的吸波特性。  相似文献   
8.
任济时  俞卞章 《航空学报》1993,14(10):547-552
给出了在不满足阻抗边界条件所需的几个条件下有耗媒质表面阻抗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文章采用传输线理论考虑了复折射角,给出了平面多层有耗媒质表面阻抗的具体计算表达式。对于圆柱多层材料表面阻抗的计算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模式表面阻抗及平均表面阻抗的概念。文章还给出了应用实例。数值计算及实验表明,用本文的方法计算的表面阻抗而求出的具有开槽的表面阻抗加载的二维柱劈融合体的RCS与实验结果基本~致。  相似文献   
9.
在VBR图像的动态时隙分配算法的判决条件中引入了等效带宽的概念。利用等效带宽将终端输出缓冲区内信元个数和终端当前所占用的时隙数之间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动态时隙分配精确的判断条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图像业务动态时隙分配算法的有效性及无线ATM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螺旋体浓度旋波介质吸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空间测量方法对不同浓度手性旋波介质的吸波性能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手性螺旋的浓度可以做为调节旋波介质吸波性能的一个灵敏参量。在非手性基体中加入适当浓度的螺旋体可有效提高手性介质的吸波性能。手性螺旋体的基体中的浓度有一最佳浓度匹配点,该浓度点在3.2%和4.0%之间。在设计高吸收宽频段的手征性吸波材料时,应考虑螺旋体在手性介质中的浓度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