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需要理由吗?死,可以避免吗?不知生,焉知死;不临死,怎怜生?人不能旁观自身的降生,一般说来一生一世也只能有幸或不幸送别一两个亲人;作家在作品中时常描写死亡,却很少亲眼目睹;医生与护士经常见证死亡,却很少用文字记录下来。舍温·B.努兰的《如何死亡》(中译名《死亡的脸》)  相似文献   
2.
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信息技术处理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简述了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目前国内外在此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讨论了在语音合成技术中用到的一些方法并对这些方法作了简单地分析。阐述了语音合成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从文字信息到语音输出的工作流程。给出了语音合成技术的系统结构图并对关键的模块作了介绍。简介了语音合成技术的应用领域。对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朱晓剑 《今日民航》2011,(2):100-100
这本书是由一行禅师的三本著作《初恋三摩地》、《般若之心》、《与生命相约》集结而成。在《初恋三摩地》,你可以看到在一般大师身上绝对听不到的"一行禅师说自己的初恋故事",而由此来了解大乘佛教经典《金刚经》、《华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般若之心》谈《心经》,《与生命相约》则是谈小乘佛教的《上座比丘经》,告诉人们如何活在当下。在他的深入浅出的阐释下,不仅易懂,而且容易在生活中实践。  相似文献   
4.
著名大作家巴金曾有这样的题词:青春是美丽的!但是,如果仅从字面去理解青春二字,那就无疑显得浅薄。  相似文献   
5.
至于在美洲的古物中发现中国文字的现象则早已见惯不惊了。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近,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的甲骨文一模一样。而这种文字,迄今已经发现了300余个。从奥尔梅克遗址出土了六个刻有汉字的玉圭,上面的甲骨文已经被专家破译出来。其中的一块玉圭刻有"十二示土",而"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而商代正是中国最早出现甲骨文的朝代。  相似文献   
6.
王鲲 《飞碟探索》2010,(6):14-16
<正>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00年是古印度列国并举、战国纷争的时代,由于佛教产生于这个时代,所以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最为强大。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5,(2):31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8.
走近飞碟     
飞碟研究者普遍认为,20世纪四血十年代是现代飞碟研究兴起的传统时期,这个时期记录下了大量其本质尚需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告,但无论如何不要奇怪,在美国目击UFO的最高潮的时间远比飞碟研究的兴起早得多!  相似文献   
9.
潘伶媛 《西南航空》2013,(9):64-64,I0004,I0006,I0008
带上行囊穿过都市的喧嚣,聆听田间地头的吟唱,将山河古迹的影子装进背包。我喜欢摩天大楼的活力,陶醉于小桥流水的清新,也迷恋古老传说的神秘。我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游记和影评是我擅长的"吐槽"形式,调侃和幽默是我选择的写作风格,我习惯为文字选择"暖色"的基调。飞行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  相似文献   
10.
笔墨历史     
《今日民航》2013,(3):106-107
《中国文脉》余秋雨本书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