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87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 K8、 JL8机翼接头孔精加加后与检验量规位置协调的条件,介绍了为提高它们之间协调准确度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何鹏 《飞机工程》2005,(4):56-58
针对MTS协调加载系统在建立试验载荷谱中存在的功能缺陷,采用多线程和动态建立索引的方法,开发了MTS协调加载系统快速、准确地建立试验载荷谱软件。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立载荷数据模块及配置载荷情况模块及加载顺序模块等功能模块和接口的设计。解决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完善了MTS系统功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烟台莱山机场地理位置特殊,气象复杂多变,又是全国第二大军民合用机场,给管制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对此,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几条对策:了解军方训练课目,掌握好协调提前量,掌握好飞行繁忙时的特情处置方法,保证民航班机与军方飞机的安全着陆间隔.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动化系统等雷达高新技术的引入,管制方式也逐渐由程序管制转变为雷达管制。雷达管制意味着飞机间隔的缩小,管制部门、技术保障部门安全保障压力的增大。文章探讨了如何在雷达管制条件下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人员与管制人员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5月19日.东北空管局在沈阳与来访的全日空公司召开了空管保障协调会。双方回顾了几年来东北空管局与全日空公司在空管保障和飞行等方面情况,并对进一步加强空地飞行安全和傲好空管服务工作交换了意见。我方介绍了东北地区空域管理、管制方式升级、提高空管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双方围绕本地区的飞行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详细的介绍了用于直升机动部件结构的疲劳和静力试验中全数字式的多通道伺服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各功能模块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及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和加快空中交通有序流动。这一任务主要由空中交通管制员来完成。由于这一工作的复杂性、可变性和不可错性,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语言能力,协调能力、处置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今的空中交通是全方位的立体交通。正常情况下,管制人员都能够在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航空器提供规定的垂直间隔、纵向间隔以及侧向间隔标准,并保证在单位时间内使空中交通量最佳地流入或通过,尽可能提高机场、空域可用容量…  相似文献   
8.
文[1]、[2]中通过线性化假定推导出计算孔-轴-孔配合处的孔位移制误差的简化公式,但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持。本文用矢量随机误差分析法导出计算该误差的另一公式,通过典型孔-轴-孔配合的孔位移制误差计算,证明该简化公式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航空器的搜寻组织与协调机制是解决搜寻航空器过程中遵循的重要执行依据,提升或改进搜寻失事航空器的组织协调能力,是现阶段我国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对比国内外关于搜寻的组织与协调机制的法律法规,调研分析我国现阶段搜寻机制上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提升搜寻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肖志鹏  万志强  杨超 《航空学报》2009,30(2):276-282
对三翼面飞机两种典型机动状态下的飞行载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三翼面飞机机动载荷优化配置的方法。讨论平尾升降舵与前翼操纵面之间的协调偏转率变化以及飞行动压变化,对配平参数、铰链力矩和载荷分布的影响。指出协调偏转率变化会引起平尾升降舵和前翼操纵面的配平角度、铰链力矩以及平尾和前翼载荷分布的显著改变,在设计时应该对协调偏转率加以选择,从而对平尾和前翼的载荷进行综合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