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1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空调器毛细管长度,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为了研究毛细管与制冷剂充注量的相互影响,又对不同毛细管长度及制冷剂充注量的匹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毛细管长度及系统氟里昂充注量对空调器的制冷量、性能系数(αCOP)均有较大的影响,且二者存在最佳匹配,使得空调器的制冷量及αCOP均达到最大;制冷剂充注量过多时空调器性能下降较多,说明充注量过多更具危害性。试验结果已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等热流密度方式进行试验件加热的沸腾换热试验系统,分别对当量直径为1.28mm和1.59mm锯齿扁管内R134a工质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制冷剂质量流率为68.5~305.5kg/(m2·s),工作饱和压力为0.27~0.46 MPa,加热热流密度为9~42kW/m2。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结构的通道,当量直径小换热能力更强;热流密度和饱和压力对沸腾换热的影响与一个干度值有关。当干度小于此值时,沸腾换热系数会随着热流密度及饱和压力增大而增大;而当干度大于此值时,沸腾换热系数随着干度增大而急剧下降,热流密度和饱和压力对换热的影响较小;该干度值会随着热流密度或饱和压力增大而逐渐变小。质量流率对沸腾换热的影响与热流密度有关,随着热流密度增大,质量流率的影响趋向大干度区域。通过分析各参数对沸腾换热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预测试验工况下微小尺寸锯齿扁管的沸腾换热系数计算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4.
R141b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两相流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搭建水力直径分别为1mm和0.5mm的矩形微尺度通道实验台,研究了以R141b型制冷剂作为工质的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实验取热流密度为1~16kW/m2、质量流速为111.1~333.3kg/(m2·s)和质量干度为0~1,分析了三者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究影响换热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较高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减小,流动换热主要受到沸腾传热的影响;当质量流速较大且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有所增长;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变化明显,热流密度升高到一定值后,质量流速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当质量流速处于111.1~333.3kg/(m2·s)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干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具有夏季制冷、冬季可利用室外空气做低位热源制热、节约能源、无需安装冷却塔等优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我国小型家用中央空调的领域中属主要发展型式,相对普通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的运行工况有其特殊性。论文提出了热泵系统设计中须考虑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为合理设计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给直升机机载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剂的选择提供借鉴,首先以某直升机现有空调系统为例,依据其系统及部件参数,在VapCyc软件中建立制冷系统模型。然后选用不同制冷剂,改变冷凝器侧入口空气温度、冷凝器/蒸发器侧风量及压缩机转速,得到系统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及制冷量。分析得到相同工况下,R134a与R1234yf的COP值相差不大且最高,R407C次之,R32与R410A结果相近且COP值最低;制冷量从高到低依次为R32,R410A,R407C,R134a和R1234yf。在机载制冷系统研究初期,应先满足系统制冷量的要求,故认为在选择机载空调制冷剂时,优先考虑R410A及R407C。另外,冷凝器侧风量、蒸发器侧风量及压缩机转速等参数对系统制冷量及COP均有较大影响,设计制冷系统时应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7.
制冷系统性能与制冷工质充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随时间的推移,制冷剂多少总会泄漏,系统制冷剂总量会减少,性能会降低。制冷剂的减少会导致压缩机转速加快,制冷剂冷凝压力降低、蒸发温度升高、过热量加大。  相似文献   
8.
R134a的热物理性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氟碳化合物(CFC)作为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工质,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部门。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某些CFC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和挥发后产生温室效应,因此不得不寻求新的替代工质。替代R12的制冷剂方案中,有单一工质,也有混合工质。在单一工质中,从长远意义上最有希望替代R12的新工质是民134a。为了对制冷系统应用R134a进行性能评价,而要一套完整的热物理性质公式。目前,有关R134a的热力学性质数据较多,但有关它的热物理性质数据却很少。本文列出并推导了R134a热物理性质的计算方程式,给出了部分计算数据,为用R134a作为制冷剂循环的制冷装置及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谢懿 《太空探索》2011,(1):58-61
如果你认为和一个正在太阳系中遨游的探测器通话是一项挑战的话,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和30个探测器保持联系会是什么样的情景。美国航宇局的这些远征军究竟是如何往家里"打电话"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