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 investigate the orbital stability close to the unique L4-point Jupiter binary Trojan asteroid 624 Hektor.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of 624 Hektor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polyhedron model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of 2038 faces and 1021 vertex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esented three different density values for 624 Hektor. The equilibrium points in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of 624 Hektor with different density values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 There are five equilibrium points in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of 624 Hektor no matter the density value. The positions, Jacobian, eigenvalues, topological cases, stability, as well as the Hessian matrix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s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 three different density values the number, topological cas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s with different density values are the same. However, the positions of the equilibrium points vary with the density value of the asteroid 624 Hektor. The outer equilibrium points move away from the asteroid’s mass center when the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inner equilibrium point moves close to the asteroid’s mass center when the density increases. There exist unstable periodic orbits near the surface of 624 Hektor. We calculated an orbit near the primary’s equatorial plane of this binary Trojan asteroi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rbit remains stable after 28.8375?d.  相似文献   
2.
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与控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微小探测器软着陆小行星的制导与控制策略,将软着陆小行星控制分解为速度方向控制和减速控制,为了控制速度方向,给出了一种带有终端控制项的比例导引规律,可以按闭环模式将探测器引向着陆点,并满足垂直下落的终端条件,为了实现无碰撞着陆,给出了一种减速控制规律,通过对理想速度曲线的跟踪,实现软着陆,仿具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与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垂直软着陆。  相似文献   
3.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艺、深度效应和尺寸效应等。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等条件的桩,各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获得了几个重大工程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的实测值。将工程实例的测试结果与各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目前规范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目前各规范中桩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在针对小直径的中短桩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如今,大型桥梁工程中普遍采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情况下,对其桩端承载力的计算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对桩后压浆灌注柱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技术的适用条件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轮控小行星探测器建模及跳跃移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行星探测器在弱引力环境下无法采用传统的轮式机构进行移动。为解决该问题,采用反作用飞轮对探测器跳跃移动进行控制,并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根据Hertz碰撞定律及简化的Karnopp切向摩擦力模型,建立了探测器与地面的接触力模型。分析了轮控小行星探测器的起跳过程,给出了探测器静止起跳所需要的最小飞轮力矩关系。考虑到反作用飞轮存在惯性、粘滞、摩擦等情况,建立了轮控探测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探测器在均匀重力场下的连续跳跃过程进行了控制策略设计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飞轮控制的小行星探测器跳跃移动在微重力环境下是可行的,且可以通过施加合适的控制力矩维持探测器跳跃的方向及跳跃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小行星探测与彗星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小行星和彗星因质量都不足以使得万有引力克服应力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而具有强不规则的外形。研究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内在机制,是探测器被不规则天体捕获并对其形成近距离探测轨道的基础。从引力场模型和动力学行为两个方面综述了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在引力场模型的研究方面介绍了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建模的球谐函数摄动展开模型、简单特殊体模型及多面体模型的研究现状,在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方面介绍了强不规则天体引力场中的周期轨道和拟周期轨道、平衡点、流形、分岔与共振以及混沌运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这些方面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分析了强不规则体引力场中动力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小行星探测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天体上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同时可能蕴含着地球生命与水起源的重要线索,是研究太阳系起源和演化历史的活化石。近年来,小行星探测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索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简要总结了国际上小天体探测历程,对小行星探测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对中国后续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星着陆探测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陆探测是获取行星特性和科学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技术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探测方式。在行星着陆探测过程中,动力学与控制是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然后,针对火星和小行星的着陆探测,重点分析了火星着陆进入段和下降段所涉及的动力学与控制,小行星附着探测动力学建模与制导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在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防风网对堆场煤堆的遮风效果,进行了防风网与煤堆之间区域的流场可视化实验。使用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条件,并将开孔率为38.5%的防风网模型布置在煤堆模型前方。实验中采用粒子成像测速(PIV)系统测量了防风网和堆场区域的平均风速分布,并且获得了煤堆表面的摩擦风速分布,进一步估算煤堆起尘量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防风网可有效降低煤堆表面迎风区域的摩擦风速,而对背风面的流场分布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防风网的遮护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复合桩基是考虑桩与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载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在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复合桩基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承载过程中的受力性能,并揭示了桩距对桩土分担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