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284篇
航天技术   185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弹载引信电控扫描识别目标方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弹载引信电控扫描识别目标方位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首先研究一种周期电控脉冲起动单刀四掷微波开关,该开关又逐次起动可瞄准定向天线的每一元和它们的公共收发系统。因而该系统既能全向搜索空中目标,又能分区截取回波信号,由此获得引信天线电控扫瞄形式的可瞄准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小直径刀具(φ6mm以下小钻头、铣刀)加工中产生的磨、破损信号难于检测。本文基于这一问题,研究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来传输传感器信号,并建立了CIMS,FMS加工中心钻、铣用小直径刀具的工况监视系统。研究表明:用遥测技术传输的切削过程信息是可以用来识别刀具切削状态的;小直径刀具折断快速报警的成功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我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月球自动巡视勘查技术中的月面巡视探测器的导航控制,需要研究月面巡视探测器的定位技术。文章通过对国外漫游车定位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在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中进行定位的方法。月面巡视探测器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定位可以采用星敏感器以及陆标辨识的方式;局部坐标系的定位可以采用惯性导航系统 里程计以及着陆器帮助下定位和视觉里程计的定位方法。这几种定位方式的组合应用,能够满足月面巡视探测器导航方面的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测向定位中双站交会定位及定位误差分析、三站交会定位、多站交会定位若干问题,首次尝试将最小二乘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用于多站测向定位,减少了大量的矩阵求逆,数据利用效率高,可以提高测向定位的精度和简化运算。特别是在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有利于发现和去除野值。在测向站组网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四元数估计角速率的陀螺故障定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邢琰  魏春岭 《宇航学报》2003,24(4):410-413,417
当卫星速率积分陀螺的配置冗余度不满足一致性检验条件时,不能单纯利用硬件冗余实现陀螺的故障定位。鉴于角度和角速度敏感器的输出通过卫星运动学相关,本文利用姿态测量敏感器的输出来诊断陀螺故障。首先根据姿态测量敏感器的输出得到卫星姿态四元数,进而根据四元数动力学方程得到粗略的姿态角速度信息,并将此角速度作为输出信息用于对卫星动力学方程的滤波,从而得到较精确的角速度信息,为单冗余度陀螺组件的故障定位提供解析冗余信息。利用四元数方法可以避免出现奇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The theory of electron cyclotron maser emis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lar spike bursts are reviewed. By analogy with the Earth's AKR, three sources of free energy are considered: a loss-cone anisotropy, a velocity-space hole, and a trapped distribution. The problem of how the radiation escapes through the second harmonic absorption layer is emphasized. Harmonic emission due to z mode coalescence may operate for some bursts, but the 2–5s delay between hard X-ray bursts and spike bursts suggests that some other mechanisms is required for most spike bursts. A model involving formation of a trapped distribution in low-density regions neighboring the flaring flux tube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7.
软件无线电侦察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军事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软件无线电通信的侦察与对抗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对软件无线电侦察系统中的通信信号检测与分选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用遗传算法解决多传感器-多目标定位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拉格朗日松驰技术改进遗传算法的方法,并给出几种典型情况下算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比改进前提高了5—6倍。  相似文献   
9.
Langmuir waves and turbulence resulting from an electron beam-plasma instability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solar radio bursts. We report recent theoretical advanc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of Langmuir waves. First, starting from the generalized Zakharov equations, we study the parametric excitation of solar radio bursts at the fundamental plasma frequency driven by a pair of oppositely propagating Langmuir waves with different wave amplitudes. Next, we briefly discuss the emergence of chaos in the Zakharov equations. We point out that chaos can lead to turbulence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solar radio emiss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
Several examples of the radio emission of eruptive solar flares with high-frequency slowly drifting structures and type II bursts are presented. Relationships of these radio bursts with eruptive phenomena such as soft X-ray plasmoid ejection and shock formation are shown. Possible underlying physical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lasmoid ejection model of eruptive solar flar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shown that these radio bursts can be considered as radio signatures of eruptive solar flares and thus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heliospheric effect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