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杆的纵向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杆的纵向振动是连续系统的内容,一个连续系统具有分布质量,分丰弹性,分布阻尼,杆的纵向振动可用波动方程来描述,是用空间与时间坐标来描述的,运动方程是偏微方程。  相似文献   
2.
3.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速采集系统,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软件来实现角速度波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利用定时测角原理实现瞬时角速度的测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NI 的PXI-6281高速数据采集卡来完成角速度波动信号的采集,借鉴信号失真度的概念,分析角速度反馈信号的基波和高次谐波大小,求取高次谐波与基波幅值比,作为角速度波动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角速度波动率测量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对一些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同时,对角速度波动率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6.
叶片盘的旋转失速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星辉 《航空学报》1992,13(5):333-338
稳定气动力状态下的叶片盘的模型由连续系统组成。利用弹性和波动理论以获得叶片盘响应。响应是带有波动模态阻尼的模态解。由模态解,可以得到共振相对转速的表示方法和解释试验中的某些现象,此外,讨论了在气流稳定和失速状态下的广义共振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均匀稳定气流中不出现波动响应,但在失速流动下,波动响应呈随机的波动振动,而此时不产生驻波共振。  相似文献   
7.
失谐周期压电复合材料结构中的波动局部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力电耦合效应的影响,研究了层状失谐周期压电复合材料结构中的波动局部化问题。根据界面上力电连续条件,推导了结构中相邻单胞间的传递矩阵。以力场和电场变量为状态向量,给出了结构中局部化因子的表达式。作为算例,计算了结构中的波动局部化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对周期压电复合材料的波动局部化特性有显著影响,压电常数越大局部化因子值越大,结构的局部化程度越强;结构的失谐度越大,频率通带区间内的局部化因子值越大,局部化程度越强。分析结果对于周期压电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振动控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进排气系统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针对高空小型飞机的动力要求,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进排气管路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进气质量流量不均匀度和进气压力波动效应为评价指标,对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进排气歧管和总管的长度,把不均匀度降低到5%以内,最大降幅为38%,并且提高了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最大提高幅度为5%.   相似文献   
9.
转台速率波动原因分析及一种自适应抑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导致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转台速率波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们对转台速率波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位置传感器周期性误差的速率波动自适应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液固撞击的非线性耦合波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可用于研究液固撞击问题的非线性耦合波动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球形液滴与弹性固体平面撞击过程的数值分析。细致地研究了液固接触面及液体内无量纲压力分布 ,固体区域内等效应力的分布 ,固体弹性对撞击过程的影响 ,以及各个计算时层固体区域内最大等效应力所在点的位置。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波动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液固撞击过程 ,给出详细的液固撞击过程的各个物理参量 ;为液滴侵蚀固体表面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