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化硅材料比刚度高、导热性好、热稳定性好,是一种优良的反射镜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是有着广泛的使用。同时,它具有硬度高、脆性大的特点,给反射镜加工带来困难,且加工周期长。本文比较了碳化硅材料不同加工技术的优缺点,选择了机器人柔性砂带磨削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1550mm直径碳化硅反射镜坯加强筋的去除要求,设计了一套新型机器人柔带磨削系统,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工中的镜体应力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某镜坯加强筋的去除,残余筋高度0.5mm~1mm。反射镜镜坯在完成镜面精磨、镀膜等处理后,利用干涉仪测试面形RMS 为0.0157λ(λ=632.8 nm),满足使用需求。遥感器于2020年发射,反射镜在轨运行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风洞中通常采用固定地板和活动地板两种模拟方法开展飞行器地面效应研究,确定地面效应影响量大小。采用固定地板模拟地面时,由于存在地板边界层,不能真实模拟飞机近地飞行状况。采用活动地板模拟地面时,由于活动带运行速度和方向与来流一致,在活动地板表面不存在边界层,可以真实模拟飞机近地飞行状况,提高地面效应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介绍了Ф3.2m风洞活动地板系统的研制情况,对活动地板系统的组成、结构形式、主要技术指标等作了简要介绍。YF-16模型试验结果表明:Ф3.2m风洞活动地板试验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活动带最大运行速度为60m/s;活动地板和固定地板两种模拟方法获得的地面效应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差别大小随地板高度和飞机姿态角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厘清在轨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不时出现异常的原因,提高卫星执行任务的可靠性,首先从机理上介绍了空间环境中的地球辐射带及高能电子的情况,引出GEO卫星所处恶劣空间环境的现实;其次基于我国SEPC(Space Environment Prediction Center,国家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以及NSMC(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空间环境月报资料,结合某GEO环境业务卫星故障的实际数据,经统计归纳,分析得出了地球辐射带中的高能电子是导致GEO卫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最后按照事例技术分析、常规按需预报和特殊情况下的实时预报等3个层次对高能电子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为提高卫星完成任务的可靠性、降低长期管理风险,需要加强GEO卫星所处空间环境高能电子的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4.
The past dozen years have produced a new paradigm with regard to the source regions of comet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It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likely source of the Jupiter-family short-period comets (those with Tisserand parameters, T > 2 and periods, P, generally < 20 years) is the Kuiper belt in the ecliptic plane beyond Neptune. In contrast, the source of the Halley-type and long-period comets (those with T < 2 and P > 20 years) appears to be the Oort cloud. However, the comets in the Oort cloud almost certainly originated elsewhere, since accretion is very inefficient at such large heliocentric distances. New dynamical studies now suggest that the source of the Oort cloud comets is the entire giant planets region from Jupiter to Neptune, rather than primarily the Uranus-Neptune region, as previously thought. Some fraction of the Oort cloud population may even be asteroidal bodies formed inside the orbit of Jupiter. These comets and asteroids underwent a complex dynamical random walk among the giant planets before they were ejected to distant orbits in the Oort cloud, with possible interesting consequences for their thermal and collisional histories.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diversity in cometary compositions is limited, at bes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
The Standard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 (SREM) is a simple particle detector developed for wide application on ESA satellites. It measures high-energy protons and electrons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with a 20° angular resolution and limited spectral information. Of the ten SREMs that have been manufactured, four have so far flown. The first model on STRV-1c functioned well until an early spacecraft failure. The other three are on-board, the ESA spacecraft INTEGRAL, ROSETTA and PROBA-1. Another model is flying on GIOVE-B, launched in April 2008 with three L-2 science missions to follow: both Herschel and Planck in 2008, and GAIA in 2011). The diverse orbits of these spacecraft and the common calibration of the monitors provides a unique dataset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B-L* space, providing a direct comparison of the radiation levels in the belt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geomagnetic shielding. Data from the PROBA/SREM and INTEGRAL/IREM are compared with existing radiation belt models.  相似文献   
6.
通过失效物理分析,考虑了挠性传动件-三角带的受力和变形.剖析了其失效形式.根据其特殊的失效物理背景推导了数学模型,提出宜采用最弱环模型,大样本试验证实了上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间柔性包带是环形可展开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包带拔销器解锁后,复材包带与环形桁架同步展开。因复材包带柔性较强,它会绕根部固定端进行回弹,因此展开过程存在金属接头和桁架上复材薄壁管件碰撞风险。随着天线口径增大,该风险会持续增大。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对超大型口径环形可展开天线包带展开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包带展开过程金属接头到环形桁架最小距离主要和复材包带阻尼率以及桁架预展速度相关。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复材包带阻尼率越高,展开过程金属接头到环形桁架最小距离越大;桁架预展速度越快,展开过程金属接头到环形桁架最小距离越小。此外,对逆止回弹机构失效这一在轨极端条件下包带展开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得出包带在该条件下展开过程金属接头到环形桁架最小距离变化规律。该研究可为超大口径环形天线结构优化设计及包带在轨展开预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波动与地磁暴警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球磁场捕获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带,地磁场的扰动将导致带电粒子通量的变化.根据磁暴期间外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起伏和波动的特点及规律,利用GOES卫星实时发布的5min分辨率高能电子微分通量数据,构建了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并分析了该指数与地磁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与地磁事件有很好的相关性,能起到地磁暴发生的指示剂作用,相对于目前空间环境业务化预报过程中广泛使用的3hKp指数,高能电子通量波动指数能更早地警报地磁暴的发生,是潜在有效的地磁暴警报辅助手段,能为空间环境预报中的地磁暴实时警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飞机拦阻系统的最优拦阻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飞机拦阻过程中飞机过载、拦停距离以及带拉力不能超过各自的指标要求这一多指标限定问题,提出了不同性能指标下最优拦阻力变化规律的确定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各种具体指标下最优拦阻力的求解样例.该项研究为整个飞机拦阻过程中较低且均匀变化的拦阻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巍  刘林 《宇航学报》2008,29(6):1733-1738
采用类似对地球岁差章动的处理方法,讨论月球物理天平动对月心赤道坐标系 以及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在对月球物理天平动的分析表达式与高精度数值历表进行比较的 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月球引力位的变化及相应的坐标系附加摄动解,清楚地表明了对月球 卫星轨道影响的规律。所获结果与数值解进行了比对,证实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看本 文的讨论都是有意义的,从而表明月球物理天平动分析解的简单表达式在某些问题中(特别 是定轨和预报)是有实用价值的,而且在建立轨道摄动分析解时,无需像地球卫星那样,去 引进混合形式的轨道坐标系,采用历元月心平赤道坐标系即可。最终表明:无论是采用数值 法定轨和预报还是分析法定轨和预报,均可采用统一的月心平赤道坐标系,这可避免一些不 必要的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