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2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航空   711篇
航天技术   591篇
综合类   107篇
航天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HLA的网络对抗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LA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网络对抗仿真系统,给出了网络对抗系统的层次模型以及基于HLA-RTI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solar wind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high-latitude ionospheric dynamic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 solar wind on the middle-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re much less studied.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bservations that large perturb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solar wind variations. In one event, a significant (20–30%) decrease of the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over a large latitudinal range was related to a sudden drop in the solar wind pressure and a northward turning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and the density decrease became larger at lower latitudes. In another event, periodic perturbations in the dayside equatorial ionospheric E × B drift and electrojet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s in the interplanetary electric field. Since the solar wind is always changing with time, it can be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mon source of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at middle- and low-latitu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wind variations and significant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space weather.  相似文献   
3.
南极长城站电离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长城站夏季电离层日变化具有Weddell海异常现象.本文利用一个一维时变理论模式,对长城站夏季电离层f0F2和hm日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我们讨论了中性风和顶部输运通量对f0F2和hm的影响,认为模拟计算得到的f0F2值比实测值要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参考电离层给出的上边界值偏大.文章最后介绍了一个获得实际的f0F2和hm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遍布全球的52个电离层垂测台站资料,研究1958年7月8日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扰动的发展变化;各扇区的响应特性;扰动的传播轨迹及速度等。获得以下结果:1.几大扇区的电离层扰动始于南北两极,美洲扇区除具这一特征外,其赤道地区在磁暴急始后不久,出现一个扰动中心,邻近区域的扰动受其控制。2.扰动由高纬向低纬发展,由扰动中心向外传播。3.扰动峰面几乎与地磁力线垂直,即扰动沿磁力线方向发展,其传播速度大约在150—600m/s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双轴加力涡扇发动机详细非线性实时仿真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框架灵活方便、具有可扩展性的 VC 语言 ,在 P 45 0计算机上实现了一台双轴混排加力涡扇发动机的实时仿真 ,可准确模拟发动机及其部件的工作状况。发动机流路的平均计算时间为 0 .5 42 ms,一个工作点的计算时间小于 2 5 ms。此模型的建模方法具有通用性 ,可适用于其他类型发动机的实时建模要求。经在火力 /飞行 /推进综合控制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证明此模型完全满足实时模拟真实发动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微型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模型修改、结构分析、神经网络及系统辨识几个方面介绍了微型直升机动力学建模的研究现状,并对几种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指出了系统辨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比较,为微型直升机的不同建模目标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模糊聚类技术确定系统的模糊空间和模糊规则数,利用BP算法调整模糊神经网络的权系数.应用该模型对某飞机模型做俯仰-滚转耦合运动的非定常气动力进行了辨识.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计算速度快,辨识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用模糊聚类技术可以解决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辨识问题,基于模糊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可以很好地用于复杂机动飞行的非定常气动力建模.  相似文献   
8.
在多枚来袭导弹情况下,形成反导拦截决策很容易引起计算内存混乱及CPU计算速率慢的问题。研究了应用面向对象及多线程编程技术,合理封装各个战术C^4I系统组成的对象,并利用多CPU的计算能力进行并行拦截决策。仿真表明,采用多线程偏程技术可使整个拦截决策过程更加可靠、迅速。  相似文献   
9.
电控旋翼气弹动力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陆洋  王浩文  高正 《航空动力学报》2006,21(6):1021-1026
研究了电控旋翼的气弹动力学建模方法.以有限元旋翼气弹分析程序LORA01为基础,首先给出了一种能计及襟翼移轴补偿影响的时域综合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并将伺服襟翼作为额外引入的质量体计入结构动力学模型;之后结合有限元法,根据Hamilton原理导出由广义力表示的带襟翼桨叶非线性运动方程,采用基于Newmark方法的隐式数值积分法对桨叶运动方程进行求解.最后,利用主动控制襟翼旋翼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解析及特征造型的涡轮冷却叶片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跨海  李立州  岳珠峰 《推进技术》2007,28(6):637-640,656
基于数学解析与特征造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构造过程的复杂涡轮冷却叶片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用五次多项式描述叶身型线,根据壁面厚度函数求解冷却通道外形,定义冷却通道隔板位置及厚度等参数,计算得到叶身及冷却通道各截面造型数据;以特征造型方法完成对涡轮冷却叶片转弯流道、缘板、榫头及叶片相关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利用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多腔回流式涡轮冷却叶片的自动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