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IRIG-B码的软件化测控系统时间同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软件实现测控信号处理将成为未来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通用计算机处理时延的不确定性问题,根据软件化测控系统中数据块式的传输模式,提出基于B码的系统时间同步方法,能够为数据处理、存储及事后分析提供精确的时间定位。方法按照国际通用的B码格式,通过A/D端口将B码流与测控信号同时送入计算机,采用纯软件解调出8421码格式的天、时、分、秒信息,并利用采样率计数进行初始相位估计,可实现测控数据的精确校时,同时利用误差校正降低A/D采样时钟漂移对时间同步的影响。设计无需外部设备辅助,具有配置灵活和低损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颜义红 《飞行试验》2003,19(3):30-34
FSM-1型机载GPS时间码发生器是为了满足当前飞机航电与武器火控系统试飞中对高精度时统的要求而研制的新型时间码发生器。该设备把GPS授时技术与时间码发生器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飞行试验中的时统问题完全得以解决。并且该时码有输出驱动能力强、断电自动保护功能。本文介绍了该时码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靶场中B(AC)时间码经64kbit/s PCM信道传输后波形有失真,有的B码接收终端不能解码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模拟试验,得出了引起失真的主要因素。提出只有深刻理解有关国军标,才能够制造出符合要求的B码接收终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有的IRIG-B(DC)码授时设备的调查研究发现,有的采用CPLD+AVR MCU实现方案,有的采用FPGA+DSP实现方案,芯片间连线较多,且PCB布线复杂.因此提出了采用ZYNQ器件实现IRIG-B(DC)码,数据交互主要在芯片内部实现,避免了芯片间较多连线,PCB设计简单,面积较小,有利于整机小型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稳定可靠的时间参考是开展时间码测量的前提。时统设备使用环境复杂,不宜拆卸,因此在对时统设备进行现场校准时面临无法直接获得稳定可靠时间参考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设计思路,基于实时卫星共视技术搭建时间码在线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小型化设计与实时在线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在校准现场复现守时实验室标准时间,可广泛应用在时间参数现场校准领域。  相似文献   
7.
GPS时钟对于航空、通讯等领域系统时间同步具有重要意义.本设计实现了一种Altera公司新近推出的Nios技术,即只使用一个芯片实现GPS接收、转换、分发以及串口扩展功能的GPS时钟分发系统,而且很好地解决了系统时间与GPS时间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集成度高,守时精确,不仅加快了开发周期,而且还达到了最佳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8.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是世界各空间组织为了相互支持而建立的技术协商性机构。它制订并推出的一整套技术建议为实现开放互连的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CCSDS建议书《CCSDS301.0-B-2:时间码格式》中规定的四种时间码格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就时间码格式的选择和在航天测控通信网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运载火箭在零窗口发射,提出了一种基于IRIG-B码(以下简称B码) 的运载火箭测发流程自动执行的软件设计方法,以确保点火前10min至点火之间的各系统流程的同步。本方案通过UDP网络接收B码的时间,并通过五取三冗余算法,以更新本地的B码时间。随后,再根据预设的点火时间及冗余后的B码时间,计算倒计时,以控制口令流程自动执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CPLD的IRIG-B码源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基于 CPL D的 IRIG- B码码源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并给出实验结果。所产生的标准串行时间码可用于测量设备 ,解决测量设备在时间上的统一问题 ;也可作为实践教学设备使用 ,让学员了解 IRIG- B码的结构及工作流程。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 ,使系统小型化、集成度高、可编程性好 ,适应未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