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525篇
航天技术   170篇
综合类   145篇
航天   1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ulsar navigation is a promising navigation method for high-altitude orbit space tasks 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t present,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lsar navigation is that navigation accuracy is not high due to the slow update of the measure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ulsar navigation, an asynchronous observation model which can improve the update rate of the measurements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which has a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vi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ynchronous observation model improve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by 31.48% and velocity accuracy by 24.75% than that of the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model. With the new Doppler effects compensation method in the asynchronous observat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improved by 32.27%, and the velocity accuracy is improved by 34.07%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lock error will result in a filtering divergence.  相似文献   
2.
朱永甫 《飞行力学》1992,10(2):31-35,52
本文讨论了舰载飞机以小于有利速度着舰时的航迹稳定性问题。在分析飞机航迹稳定性的同时,还对油门杆控制、机动襟翼控制对改善航迹稳定性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舰载飞机加装波束导引系统对着舰过程的影响原理。结果表明:采用油门杆控制、机动襟翼控制来改善着舰阶段的航迹稳定性是可行的:而且用以上两控制系统作为内环的自动驾驶仪在波束导引系统自动导引飞机着舰过程中,能控制飞机的飞行速度、高度,帮助驾驶员操纵。  相似文献   
3.
INITIALIZATIONMETHODSFORGROUPTRACKINGYangCheugyang;QuJianming;MaoShiyi(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Beijng,C...  相似文献   
4.
de Vuyst  Tom  Vignjevic  Rade  Bourne  Neil K.  Campbell  James 《Space Debris》2000,2(4):225-232
Spall caused by hypervelocity impacts at the lower range of velocities could result in significant damage to spacecraft. A number of polycrystalline alloys, used in spacecraft manufacturing, exhibit a pronounced anisotropy in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aluminium alloy AA 7010, whose orthotropy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meso-scale phase distribution or grain morphology, has been chosen for this investigation. The material failure observed in plate impact was simulated using a number of spall models. The Hugoniot elastic limit and spall strength have been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orientation, and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5.
样条函数在轨道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已知现速度的情况下,用样条函数计算视加速度的新方法,避免了传统牛顿插值法的不可靠性及由此而产生轨道重构错误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用样条函数法重构的轨道精度明显优于牛顿插值法。  相似文献   
6.
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了二维扩压器中不可压湍流边界层分离流动,得到了时均速度和雷诺剪应力分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以Coles速度律发展的Bardina速度分布可以描述瞬时间歇分离点以前和瞬时间歇再附点以后的时均速度分布,但无法描述分离区的边界层速度型。Cross速度分布可描述分离区的边界层速度分布。Cebeci&Smith涡粘性代数模型难以正确地描述分离边界层的雷诺剪应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翼型的设计问题转化成多元函数求极值问题来求解,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翼型设计方法,可用于考虑粘性影响时的亚临界翼型设计。  相似文献   
8.
应答式目标旋转运动对雷达速度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携带应答机的飞行目标,若除了沿其某一轨道运动外,还作自旋运动,应答机天线辐射相位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会使应答机转发信号产生附加的相位调制,因而导致多卜勒测量雷达的测量误差。本文分析了对称安装三天线园柱形应答式目标回波的多卜勒频率调制。得出了附加多卜勒频率及其各阶导数的解析式。研究了目标旋转速度、方向角(目标旋转轴线与雷达视线的夹角)和回波谱线宽度的关系,以及对雷达多卜勒测量精度的影响,它对于研究自旋再入体测量问题具有实用价值。文章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三天线园锥目标模拟旋转试验结果。试验中在不同目标转速下由相参雷达跟踪测量目标回波,同时记录中频信号、多卜勒跟踪回路鉴频器输出等有用信息。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目标旋转使回波信号的谱线展宽、测速误差增大,谱线宽度与目标转速成正比,同时谱线宽度随目标方向角增大而加宽,方向角为90°时旋转影响最大。理论分析得出了与试验相同的结果。虽然试验是在静态下进行的,但问题的分析对质心运动的目标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1,18(3):1-4,18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以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卫星的轨道参数和目标的位置(地心经纬度)为已知条件,导出了计算目标回小以的多普勒频率的解析公式,这对于星载SAR系统的性能 初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返回舱在着陆时所具有的水平速度也可能对着陆安全构成威胁的事实,论述了为返回舱增加横向缓冲装置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返回舱着陆下降过程中测量其水平运动速度。提出了全新概念的以视觉图像为唯一信息来源的返回舱水平速度测量方法,仅以双目摄像机系统作为传感器,避免了对返回舱原有传感器系统的改造。通过对着陆区域地面图像的采集和在线处理,利用双目交会测量原理得到返回舱当前的大地坐标和姿态。仿真实验证明,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