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81篇
航空   425篇
航天技术   281篇
综合类   59篇
航天   2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介时钟脉冲细分技术的原理,着重分析其细分误差因素,给出了计算实际最大细分数的理论公式,并论述了光栅最大运动速度、时钟脉冲分频数和实际最大细分数之间的关系,对光栅信号时钟脉冲细分系统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误差分离技术理论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对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多点法测量形状误差的补偿控制系统。通过补偿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提高了工件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纠错编码方法 ,用于资源卫星高密度数字磁记录器 ,使误码率由 10 -6降低到 10 -11,同时介绍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实现方案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承受横向载荷的复合板设计了一个自动的误差估计和网络加密过程,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此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证明所设计的过程能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误差四元数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百强  林维菘 《宇航学报》2004,25(1):98-101
针对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时的快速性要求,研究了垂直发射快速姿态调转的控制问题。首先基于误差四元数并结合垂直发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得出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反馈控制器。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该控制器实现了绕欧拉特征轴的旋转,缩短了姿态调转的时间,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图象匹配制导系统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7.
弹性机翼对机载导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机翼的振动及杆臂效应会引起机载导弹加速度计输出中的附加干扰加速度,从而引起导弹子惯导系统的导航参数误差。本文通过建立机翼弹性振动模型及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机翼弹性振动及杆臂效应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恶劣的工作环境给进一步提高捷联系统的性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究其所有误差源,系统中的动力调谐陀螺误差对系统的精度影响较大。为此,本文主要对“捷联式定位定向系统”中动力调谐陀螺的误差作分析与研究。本文结合“捷联式定位定向系统”的特点,对动力调谐陀螺的主要漂移误差进行了分析,接着根据推得的动力调谐陀螺的静态、动态误差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误差补偿算法,并设计了误差实时补偿软件。最后经仿真计算,证明其补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经纬仪水平测角误差的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经纬仪水平测角时的误差组成,为了更精细地分离各误差成份提出了 谱分析法,并对引起测角误差的主要分量进行了误差修正。实际测量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 法与传统的一次水平测角极限误差相比,可以获取更详细的误差,并可大大减小经纬仪使用时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内外现行直线形状误差分离技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从原理、测量准确度和工程应用方面着眼,评述了直线形状误差测量与分离的各种主流方法--"频域三点法"、"时域递推三点法"、"二点法"、"混合两点法"、"时域乱序四点法"、"精密三点法"和"最小二乘逐次多点法"等.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同源性和统一性,评述了它们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同时讨论了随机误差和传感器调零误差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