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50篇 |
航天技术 | 133篇 |
综合类 | 39篇 |
航天 | 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ngying Huo Giovanni Mengali Alessandro A. Quart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8,61(10):2617-2627
Propellantless continuous-thrust propulsion systems, such as electric solar wind sails, may be successfully used for new space missions, especially those requiring high-energy orbit transfers. When the mass-to-thrust ratio is sufficiently large, the spacecraft trajectory is characterized by long flight times with a number of revolutions around the Sun. The corresponding mission analysis, especially when addressed within an optimal context, require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simulation effort. Analytical trajectories are therefore useful aids in a preliminary phase of mission design, even though exact solution are ver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n accurate,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 of the spacecraft trajectory generated by an electric solar wind sail with a constant pitch angle, using the latest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thrust vector. Assuming a heliocentric circular parking orbit and a two-dimensional scenari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equations are able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actual spacecraft trajectory for a long time interval when the propulsive acceleration magnitude is sufficiently small. 相似文献
2.
3.
用电离层特性参量提取等效风场信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出了利用中低纬电离层特性参量获取电离层F层峰区高度上等效风场(包含电场和风场信息在内)的基本方程,并尝试用该方法从电离层特性参量(峰高和临频)提取等效风场信息.利用武汉站 DGS-256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数据及由美国 Massachusetts Lowell大学最新版的剖面反演程序换算得到F层峰高,获得了武汉地区夏季至日点附近、冬季至日点附近、冬季地磁特别宁静的九天和冬季平均等效风场的初步特征.并利用 Fejer经验电场模式计算冬季电场引起的垂直漂移,估计电场和风场对武汉地区的垂直等效风场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等效风场呈现出白天与夜晚幅度和方向的差异、至日点附近冬季与夏季白天的幅度差异以及明显的凌晨凹陷现象;平均情况下,垂直等效风场幅度和方向的变化主要是由中性风引起,受电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卢榆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2,12(6):54-59,8
卫星表面在地磁亚暴环境下积累电荷的现象是必然的。由于表面间物性的差别,这种积累将是不均衡的,然而一旦建立了电势差,那末表面与表面,表面与构架间就会存在电荷交换,使电势差逐渐趋于减小。文章试图通过物理模型的建立,由此推导出面间电势差变化与表面电势值及表面的电导、电容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明确的数学模型,以利卫星表面充电状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简要地回顾并讨论了传统位势方法之不足。对改进传统位势方法的两种必要的修正(熵修正和涡修正)的量级在小扰动条件下作了分析和估值。结果表明涡修正是更高阶小量,因而作为第一步修正可采用非等熵位势流来近似。采用熵修正激波算子来计及非等熵的激波突跃条件,并考虑了由熵修正带来的尾迹条件的变化。算例表明非等熵位势方法能得到预期的改进位势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1.引言 为提高跨音速差分计算效率,人们在计算格式的设计、改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行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我们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第9期阂赛金等:旋成体零攻角纵向大扰动势流的人F一2迭代及其并行算法A弓n因为并行处理机具有处理数据能力强、计算效益高的特点,但这种机器必须结合具体问题和机器特点加以考虑才能发挥其优势。目前,利用我国设计的“YH一1”(“银河一1”)亿次并行处理机,开展跨音速差分计算的并行算法研究具有理论和运用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尹杰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5):76-78
要使专业音响达到优良效果,在配置时应按照建筑声学的要求,计算出音箱电功率,保证音箱与功率放大器匹配,同时要考虑声场带来的影响,做到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