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航空   2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一种研究圆柱度目标函数单谷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研究圆柱目标函数单谷性的新方法,圆柱度目标函数单谷性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还少,而弄清楚圆柱度目标函数是否是单谷函数对于用优化原理正确地计算其极值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Existing methods for land surface form characterisation often focus on relatively simple landform element classifications and do not evaluate results with large scale participant experiments. This piece of research takes a semantics-grounded approach to characterising the landform valley. Based on definitions three algorithms to characterise valleys in a fuzzy way are introduce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to assessments regarding the degree of being in a valley gained from over 800 participants i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yield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explained variance (R 2 = 0.35–0.37). Furthermore, accounting for very ambiguously perceived stimuli showing vast low places leads to markedly improved regressions (R 2 = 0.45–0.49), weighting of the data with a measure of uncertainty in judgment even more so (R 2 = 0.50–0.55).  相似文献   
3.
重点研究了山地地形条件下不同山谷宽度时触地爆炸地冲击波传播规律,通过对中等坚硬岩石的计算得到以下看法:当山谷比例宽度较小时,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与V形山谷相似,随着山谷宽度的加大,应力波的传播规律逐渐接近平地;当山谷宽度小于2/3平地触地爆弹坑直径时,弹坑深度和半径与V形山谷基本相同;当山谷宽度大于4/3平地触地爆弹坑直径时弹坑深度和半径与平地基本相同;对于比较小的山谷宽度,由于山体的阻挡,粒子速度几乎垂直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抛掷到高处的岩土碎片和灰尘将形成比平地触地爆时大得多的巨大蘑菇状尘柱,抛向很远的地方,这就是弹坑抛掷物的聚焦和管道效应。  相似文献   
4.
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铭  肖佐 《空间科学学报》1992,12(4):289-297
在电离层F区考虑了三种中性成分的4种离子(O~+、No~+、N_2~+和O_2~+),从严格的电子和离子密度连续方程出发,由中性风所满足的动力学方程和离子运动方程解出水平中性风,从而得到离子垂直漂移速度,由此建立了一种电离层的物理模式;并用此模式,针对我国中、低纬(116°E,30°N)地区,讨论了光化学作用对F_1层的影响和动力学效应在F层中的作用。着重讨论由水平中性风引起的离子垂直漂移运动对F_1谷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化平衡模式下,E区明显形成。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可产生明显的F_1“凸缘”。但仅靠光化平衡作用不能产生深的F_1谷区,也不能解释F_2层的形成;双极扩散是F_2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中性风的因素对E层影响不大,却可以在太阳活动低年夏季产生谷深在0.05—0.1的深F_1谷区。用此模式还计算了F_1谷区日变化,结果表明:中性风影响模式能较好地反映我国中低纬地区F_1谷区变化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80-500km范围内考虑了3种中性成份的4种离子,从严格的电子和离子密度连续方程出发,对中性风和扩散效应进行了全面、连续的考虑,由此建立了一种电离层的物理模式;在此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地区分别对太阳活动低年(F10.7=60)、高年(F10.7=300)的春(DOY=90)、夏(DOY=180)、秋(DOY=270)、冬(DOY=365)进行计算,并将所得结果与IRI-90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E层为典型的Chapman层: E-F谷区深度一般为0.2-0.5之间,比IRI要深;F1缘在太阳活动低年的四季都出现,其中夏天最明显,已形成了一个F1层,冬天最不明显,仅表现为一个轻微的凸缘,在太阳活动高年只有夏天出现了F1凸缘,这与现有理论相符合,而IRI-90较少出现明显的F1缘;F2层的电子密度是活动高年比低年大,平均冬天比夏天大,这与观测结果也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电离层峰下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考虑由扩散与中性风引起的动力学输运与有原子离子O^+(^4S),O^+(^2D)与O^+(^2P)以及分子离子O2^+,NO^+,N2^+参加光化学反应的电离层-热层体系中,提出一个一维时变的电离层剖面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着重讨论了武昌地区F2层峰以下,尤其是E/F与F1/F2谷区的电离层形态与有关过程,得到如下结论:(1)对于原子离子,单一成分O^+(^4S)的光化学反应与输运,也有助于形成  相似文献   
7.
山区峡谷地带大跨度桥梁风场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主跨1176m的超大跨度悬索桥--湘西矮寨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桥址处峡谷地形模型的风场特性风洞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山区峡谷风对桥梁结构抗风设计的影响.提出了由地形模型谷口中前试验风场梯度风速与模型中桥位桥面高度处风速的实测对应关系,结合实际谷口前的梯度风速计算桥梁设计风速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峡谷内沿桥跨方向平均风剖面的分布具有明显不均匀性,不能用统一的剖面形式描述;桥面高度处风迎角明显高于规范要求的±3.之内的检验标准;峡谷风速放大效应需综合考虑测点高度和两侧山体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化平衡模式计算了低纬100—200km间白天电子数密度的变化。求得E-F1谷区的谷深,谷宽、谷高的变化特征。获得如下结果:a.太阳活动明显影响电子数密度随高度及太阳天顶角的变化,发现太阳活动指数与电子数密度间不仅存在正相关,而且存在负相关;b.太阳活动明显影响E-F1谷区的形态。在一定太阳活动条件下,对同一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谷深、谷宽与太阳天顶角的关系难以用一简单函数来表示;c.太阳耀斑、地磁活动对该区电子密度有明显影响;d.在讨论100—200km间电子密度时不能忽略O+(2P)和NO的光电离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DSM的发电侧与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峰谷分时电价是现阶段一种有效的需求侧管理(DSM)手段,有利于“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的负荷率和运行的稳定性。考虑到现阶段暂时还不能实行竞价上网以及普遍存在发电侧与销售侧间利益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为同时鼓励发电侧和销售侧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了发电侧与销售侧电价联动的设想,并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一套发电侧峰谷电价与销售侧峰谷电价联动的方案,包括参加调峰的发电机组范围的确定,发电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确定以及发电机组间峰谷电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