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上实行全面改革才能顺应时代需求,大学语文才能获得存在、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有指导词义消歧任务中的知识源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知网的汉语词义实例库(CSIC),同时开发了一个语义标注平台(SenseTag)。该平台通过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方式显著提高了实例库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从实例库中自动学习消歧知识,进行自动标准在随机选取的部分汉语高频多义词的词义消歧开放测试中,取得了平均正确率85%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语汉字音读和汉语中古音进行比较,发现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中古音有强烈的对应关系。其中“声假名”和中古音声母的对应比较整齐:あ段全部对应喉音影、余二母;か段全部对应牙音见、溪、群、疑和喉音晓、匣六母……“韵假名”与汉语中古音十六摄也有不如“声假名”强烈但依然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如果、假二摄对应あ段“韵假名”;止、蟹二摄对应ぃ段“韵假名”;通、江、效、宕、流摄对应ぅ段“韵假名”。  相似文献   
4.
分析双语、多语家庭语言运用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在中文教学中,应重视普通话教学,尽可能创造普通话使用环境,重视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同时又不能忽视方言在师生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拟月壤研制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模拟月壤是月球样品的地球化学复制品,作者总结世界上已有的5种模拟月壤JSC-1,MLS.1,MLS-2,MKS-1和FJS-1的研制过程、方法与基本理化性质,认为系列化模拟月壤研制对中国首次月球探测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系列化模拟月壤研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的迅速增长,传统搜索引擎的不足,促使了人们对问答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一些问答系统相关知识;然后重点介绍了我们设计开发的基于模式匹配技术的中文问答系统;最后使用该系统进行实验,并给出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式匹配的中文问答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NASA深空网所采用的伪码测距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深空航天器应答机相干转发或再生所采用伪码序列的两种形式,对再生测距系统中的具体序列产生和相关、以及用中国剩余定理解算距离的实现方法和技术途径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分析了测距精度、捕获时间等系统关键指标,以对我国深空网的建设提供技术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种根据TTF字形轮廓数据描绘汉字轮廓的方法,解决了彩色矢量汉字显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光栅笔划叠加显示信号测试中的汉字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在采用任意波形发生器、视频信号发生器等ATE通用仪器资源产生光栅笔划显示信号时 ,根据TTF字形轮廓数据产生字符笔划信号的方法 ,解决了ATE笔划光栅信号测试中汉字显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A new strategy of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POD) for GEO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satellite using SATRE (SAtellite Time and Ranging Equipment) is presented. Two observation modes are proposed and different channels of the same instruments are used to construct different observation modes, one mode receiving time signals from their own station and the other mode receiving time signals from each other for two stations called pairs of combined observations. Using data from such a tracking network in China, the results for both modes are compared. Th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for the Sino-1 satellite using the data from 6 June 2005 to 13 June 2005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work. The RMS (Root-Mean-Square) of observing residuals for 3-day solutions with the former mode is better than 9.1 cm. The RMS of observing residuals for 3-day solutions with the latter mode is better than 4.8 cm, much better than the former mode. Orbital overlapping (3-day orbit solution with 1-day orbit overlap) tests show that the RMS of the orbit difference for the former mode is 0.16 m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0.53 m in the along-track direction, 0.97 m in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and 1.12 m in the 3-dimension position and the RMS of the orbit difference for the latter mode is 0.36 m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0.89 m in the along-track direction, 1.18 m in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and 1.52 m in the 3-dimension position, almost the same as the former mode. All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a meter-level accuracy of orbit determination for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is achiev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