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0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考虑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辐射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座舱热舒适性开展了研究。通过对湿黑球温度指数的简化,得到简化的湿黑球温度指数WBGTs,并作为座舱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同时,针对某种型号的双人座舱进行通风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内部隔板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气流组织下,隔板对双座座舱内热舒适性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在设计中可以取消隔板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机空调恒值信号送风工况下,客舱内发动机引气污染物清除效果不佳的问题,建立了5排座Boeing 737客舱仿真模型。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验证客舱仿真模型合理性,以方波信号代替恒值信号对客舱送风,模拟计算了客舱天花板送风、侧壁送风、混合送风3种方式下舱内气流特征及引气污染物分布特性,提出将排污效率和吹风感指数相结合,确定飞机客舱最佳送风方式的方法,使用吹风感指数校核气流增速下乘客的热舒适性,再根据排污效率指标评估出最优送风工况。结果表明:相较于恒值信号送风,采用方波信号送风可以使得混合送风方式和侧壁送风方式排污效率分别提高8.2%和16.3%,且混合送风方式具有最优的排污效率,而天花板送风方式可将乘客呼吸区污染物浓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12月23日,位于川西高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静待今年最后一位“天女”飞天。8时54分,在有着“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第3颗业务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E星拔地而起,飞向太空。  相似文献   
4.
文章建立微重力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简化物理模型,利用FDS软件仿真分析火源在密封舱中心位置时不同送风角度(θ=0°、θ=45°、θ=60°)下舱内温度和烟气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需要在大功率设备上方两侧布置火灾探测器;不同送风角度下的速度场不同,造成舱内温度分布规律也不同;当送风角度θ=45°、θ=60°时,密封舱内的烟气与θ=0°时相比更易排出。分析结果可为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送风口及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民机客舱内的气流组织和人体热舒适性受到送风形式、送风温度和风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代民机舱室设计中,客舱新风的送风形式很大程度逐渐受限于舱室美学设计方案。本文采用CFD流体仿真技术,结合客舱内饰设计对民机客舱的热环境和舱内人体热舒适性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民机客舱热环境仿真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新型行李箱结构设计下的顶部送风口的位置进行优化分析,优化结果能够明显改善民机客舱内的空气分布和乘客的热舒适性。研究发现新型行李箱结构会使得顶部新风产生贴壁流动的康达效应。康达效应会很大程度上改变顶部新风的流动轨迹,影响新风利用率和乘客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里的环境不仅仅包括大气环境,还包括大型民航客机座舱环境等。气相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可以视为两种不同气体之间的互扩散,通过求解气相污染物的宏观浓度场,来寻求一种污染物浓度超标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利用CFD技术,以某多功能厅为例,对该多功能厅岛型舞台空调采用喷口送风的三种气流组织方式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舒适节能的角度对三种气流气流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喷口对喷的送风方式具有流场对称的特点,但喷口射程偏小容易在中间区域形成涡流高温区,影响人员的舒适性。受灯光渡桥影响,屋顶回风的方式回风温度偏高,不利于空调系统节能。最后得出,喷口送风,灯光渡桥局部排风、下回风为针对此类建筑的最佳气流组织方式,从而可以为以后此类建筑的空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战斗机驾驶舱环境热舒适性是保障飞行员人机工效,确保战斗机发挥最佳作战性能的重要因素。但是,常用预期平均投票数-预期不满意百分数(PMV-PPD)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指标无法适用于驾驶舱内极度不均匀流场和温度场环境,驾驶舱环境热舒适性缺乏有效优化设计手段。首先利用STAR-CCM+、TAITherm 2个软件,实现了驾驶舱内气流组织与Fiala人体生理模型和Berkeley热舒适评价指标的联合仿真功能;进一步以人体热舒适性和温度不均匀性系数为优化指标,采用遗传算法(GA)对驾驶舱多个送风口流量分配进行一定优化设计。与传统非耦合求解方法相比,联合仿真方法可有效提升驾驶舱内飞行员皮肤温度与热舒适性计算精度。与原始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人体周围环境温度不均匀系数改善16%,整体热舒适性提升了0.285,占该档量化表阶梯的14%。同时,优化方案绝大部分局部热感受、热舒适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头部和颈部改善最大,颈部热感受与热舒适性分别提高了0.55、0.781,分别占该档量化表阶梯的55%、39%。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客室环境相对封闭,列车运行时,在送风方式和客室结构的综合影响下,空气污染物在流场中的传播特征复杂多变.本文基于具有完整空调系统、客室内装和风道结构的高速列车客室流场开展实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客室中部产生的固态污染颗粒会造成上中下游污染物浓度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下游的污染物浓度上升最为剧烈.顶部送风模式相比...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桥载空调恒定送风所造成的客舱内舒适性差及节能效果不理想问题,以波音737客舱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建立客舱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CFD客舱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桥载空调不同送风速度对客舱内温度场、风速场及NOx浓度场的影响,并分别拟合出客舱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排污效率与桥载空调送风速度的函数关系,再根据ADPI、排污效率构建评价函数,得到桥载空调的优化送风速度,该送风速度能够为桥载空调机组的节能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