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碟探索》2014,(11):4-7
苔藓虫是一种具有真体腔的水生动物,因形如苔藓而得名。绝大多数苔藓虫由彼此有生命联系的许多个虫和个虫外骨骼组成。除幼虫阶段以浮游为生外,几乎所有的苔藓虫均附着或固着在附着基上生活,无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钱丹 《飞碟探索》2011,(1):32-33
几乎包括了其他所有的动物:从蛤到章鱼在内的软体动物,从蛔虫到环节动物再到绦虫再到缘虫在内的所有蠕虫,腕足动物,苔藓虫类,从虾到蟹在内的甲壳类,陆地上所有的昆虫和蜘蛛类以及倍足纲动物。总的来说,超过100万种。  相似文献   
3.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4):5-5
虫洞旅行 虫洞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和科幻迷热议的话题之一。你从虫洞的这一端进入.当你从另一端出来时。你可能已经身处冥王星,甚至远在数百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制造出这样一个虫洞,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虫洞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钱丹 《飞碟探索》2011,(9):32-33
会会点37:欢迎剩余的真核生物!时间:可能在20亿年前。地点:海洋中。加入者:50000种现生的物种,包罗广阔,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动物、真菌、植物和绿藻及红藻有亲缘关系。我们还不清楚它们各自加入到朝圣队伍的时间顺序,只能假设它们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之前已经结成一队了。它们中包括寄生的贾第虫、带壳的有孔虫、具有可爱小壳的放射虫、光合硅藻、眼虫和所有的褐藻。  相似文献   
5.
新兴的片上网络(NoC, Network-on-Chip)通常采用虫孔交换技术,其中的链路调度机制难以保证报文级的转发延迟.提出的逆向锚点轮转(RARR, Reverse Anchored Round-Robin)调度算法结合了逐个微片轮转(FFRR, Flit-by-Flit Round-Robin)和逐个报文轮转(PPRR, Packet-by-Packet Round-Robin)调度算法的特点.RARR算法在报文的头微片抵达目的节点前以逐个微片的方式实施调度;此后以最后一跳的链路为起点,沿该报文的转发路径逆向的、逐跳的为所有片段请求和调度锚点.RARR算法将获得锚点的报文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对其实施报文级的调度;当锚点报文转发过程中断时,以逐个微片的方式轮转调度其他报文.RARR算法的基本思想源于锚点轮转(ARR, Anchored Round-Robin)调度算法,但是其中关键的锚点调度机制更具确定性,同时消除了ARR算法中的死锁问题.利用周期精确的虫孔交换网络仿真环境量化评估了常见的轮转调度算法,包括FFRR,PPRR,ARR和RARR.实验结果表明,RARR算法具有最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红斑Piao体虫作为活性污泥中最高等的动物之一,利用其捕食性作用可能为污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途径。它在污泥中的大量出现被认为是偶然的,并且不可控制,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不接种的情况下,Piao体虫出现与否,原因依然不明;在接种的同时控制DO、pH等条件,能够在活性污泥中增殖Piao体虫。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14,(7):5-5
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户克。贝彻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条狭窄的虫洞能够持续敞开足够长的时间,人们或许就可以通过光脉冲的方式实现跨时间的信息传输。贝彻教授的计算显示,虫洞的最长开启时间差不多正好允许一个光子从中穿过。由于虫洞的另一端会通往时间上的另一个点,因此,假如贝彻教授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就可能实现跨时间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07,(10):56-56
如果说石炭纪是造煤时代,那么紧接着的二叠纪则是造气时代。如果有人问二叠纪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海洋中的生物礁。目前,我们所知道的珊瑚礁是最常见的生物礁。其实,海洋中除了珊瑚虫之外,还有很多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如苔藓虫、层孔虫、蛤,甚至一些含钙较多的藻类和海绵。别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发展实现了古人神话中的飞天梦,21世纪人类的思想更是飞得更高更远了。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漫游宇宙,为了实现一个心愿回到过去或走进未来,也就成为人类殷切期望实现的下一个梦想。爱因斯坦在科学理论上曾经告慰  相似文献   
10.
船舷 《飞碟探索》2011,(9):52-53
回顾“机遇”号和“勇气”号先后成功登陆火星的表现,虽说都传回大量火星图片与物质成分数据使人类第一次对火星表面有了直观的了解。但遗憾的是,二辆火星车在凹凸不平、沙砾遍布的着陆点多次遇到麻烦,有二次甚至是命悬一线,耗资数亿美元的宝贝差一点像一堆废铁扔在火星上。历经206天,行程4.8亿千米才辛苦降落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