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3篇
航天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讨论半导体温差电致冷器氧化铍瓷冷板和散热板的关键特性参数及其测量装置,原理和方法,计算公式推导,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榈制作及装配工艺要求等。最后,作样品实测举例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半导体致冷器的性能特征,介绍了发射车调温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并提出获取半导体致冷器最佳工作电流和调温系统最大致冷量的解决途径,同时着重讨论了几点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FY-2C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及其在轨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林  栾炳辉 《上海航天》2005,22(Z1):21-27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性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为适应将3通道改为5通道而完成的5通道焦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电子学、红外探测器、辐射致冷器、光学薄膜和第二扫描结构等主要设计改进.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C星扫描辐射计在第一代自旋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了包括中波红外的5通道同时对地观测,图像质量总体优于同类GMS5,METEOSAT-5静止气象卫星,与目前应用的GOES9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4.
热电致冷器和毛细泵驱动的小型热公用回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合卫星应用的小型热公用回路,可以实现发热设备在星内立体布局,摆脱对散热面的依赖,使卫星的集成度提高,满足大型有效载荷按功能集成后的散热需要。用毛细泵代替机械泵,可以实现无运动部件的高可靠、长寿命、适合卫星应用的小型两相热公用回路。该回路需要对毛细泵主动加热促使工质流动,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如何降低毛细泵的功耗,是毛细泵驱动的热公用回路实用化的关键。理论和实验证明,热电致冷器在小温差下有较高的热泵系数,用热电致冷器加热毛细泵比直接电加热更经济。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单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高精度温度测量电路和大电流半导体制冷片(TEC)驱动电路以及制冷片保护电路。实验表明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动态响应速度快,控温效果好,在-40-55℃宽范围内半导体泵浦头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于陆地卫星地面站中X波段GaAs FET(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的功能、结构及热电致冷器,该冷却器将场放前二只管子冷却到-50℃,整个场效应放大器(由4只管子组成)的性能可与同波段常温参放相比美。对美国SATELINK公司生产的场放进行測试,在8025—8400MHz频带范围内,场放噪声温度小于86.1K,增益大于40dB.在整机中,以太阳为标准源对系统G/T进行测试,当俯仰角≥5°时,G/T≥31.05dB/K,满足原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光纤光源温度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半导体热电致冷器(TEC)工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纤光源模块的温度动态特性,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数学模型.对光源模块进行了实际实验测试,采用多点频率的工作电流驱动TEC模块,通过光源模块内部的热敏元件采样光源管芯温度的动态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了与数学模型十分接近的结果,因此可以确定数学模型中的待定参数.采用 MAX1978单片TEC控制器,根据温度动态特性数学模型设计了最优的比例积分微分(PID)补偿网络,实现了光纤光源的温度控制系统,得出了TEC温度控制系统对光源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致冷器作为一种固态器件,比机械致冷更具优越性,文章详细论述了半导体致冷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当前半导体致冷器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 惊人的宣布 □□2006年10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在2006年8月安全返航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一个致冷器上发现一个被击穿的小孔.孔的注入点直径约为2.74mm,伤痕周围损坏范围大约延伸到25.4mm,撞击物在致冷器内约12.7mm厚度处碎裂.在致冷器的另一面,留下一个直径大约为7.62mm的出孔和5.08mm长的裂口.从撞击的裂痕分析,撞击物体具有很高的速度.因为航天飞机掉下的碎片与飞机之间相对速度较小,所以可以断定这不是从航天飞机上掉下来的碎片撞击造成的,而是由于高速的微流星体/轨道碎片(MM/OD)撞击所致.撞击物体已经碎了,无法辨认是MM,还是人为的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