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篇
航天技术   4篇
航天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出了空间轨道飞行目标动态宽带散射特性建模方法,重点对某卫星动态宽带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通过轨道飞行过程中卫星一维距离像的积累获取了散射中心历程图,提出了由飞行过程中形成的散射中心历程图来判断卫星的结构特点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照诱发面阵电荷耦合器暗信号增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荷耦合器件(CCD)在空间轨道环境中应用时易受到辐射损伤的影响,对面阵CCD的电离辐照损伤效应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开展面阵CCD60 Co γ射线电离辐照效应试验,在暗场条件下测试了面阵CCD辐照后输出信号随积分时间的变化,并拟合计算出暗信号斜率.然后,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置条件下辐照后暗信号退化的试验规律;分析了不同偏置条件下辐照后暗信号的退火恢复情况;分析了不同积分时间、不同总剂量下的暗信号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最后,阐述了电离辐照损伤诱发面阵CCD暗信号增大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面阵CCD对电离辐照损伤很敏感,在进行航天器成像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CCD受电离辐照损伤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俊 《国际航空》2009,(8):57-58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可短时间穿越或冲出大气层,到达一定高度后。不巡航,也不进入空间轨道,而是采用飘降的方式返回大气层的新型飞行器,本文将其归纳为新的“越层飞机”概念,并介绍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诸葛炎 《航天》2010,(9):28-31
空间交会与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广泛用于空间站、空间实验室、空间通信和遥感平台等大型空间设施在轨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空间救援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空间轨道单粒子翻转率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分析了国外单粒子翻转率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国内现状的单粒子翻转率预估方法,计算了五个典型轨道上的单粒子翻转率和轨道翻转系数,为评价半导体器件抗单粒子效应的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1,(3):50-50
科技网报道,据美国太空网2011年3月16日消息称,加拿大的麦克唐纳·迪特维利联合有限公司与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近日达成了一项旨在发射首颗“卫星加注飞行器”的协议,此种卫星能够在空间轨道上为其他卫星加注燃料。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麦克唐纳.迪特维利联合有限公司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近日达成一项协议,旨在发射首颗"卫星加油飞行器",此种卫星能够在空间轨道上为其他卫星加注燃料。这架卫星加油飞行器,或者说一座飞行的卫星加油站,由麦克唐纳.迪特维利联合有限公司负责建造,  相似文献   
8.
纪念章正面:(FIRST U.S.MAN INORBIT)第一个进入空间轨道的美国人,(JOHN H GLENN JR.)约翰·H·格伦。图为水星6号环绕地球轨道的图案。纪念章背面:顶部(MIERCURY VI)水星6号;底部(FEBRUARY20,1962)时间:1962年2月20日。第一行:(M I S S I O N:F I R S TMANNED ORBIT OF THE EA  相似文献   
9.
纪念币正面:顶部(SECONDU.S.MANINORBIT)第二个进入空间轨道的美国人,底部(M.SCOTTCARPENTER)M·斯科特·卡朋特。中间图为水星7号着陆地球时的图案。纪念币背面:顶部(MIERCURYⅦ)水星7号;底部(MAY24,1962)1962年5月24日。第一行:(MISSION:TESTUARI-OUSCONTROLSINORBIT)任务:轨  相似文献   
10.
地月空间飞行轨道分层搜索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玉东  郗晓宁  王威 《宇航学报》2006,27(6):1157-1161
通过对地月间飞行轨道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终端约束条件,提出了分层搜索的轨道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首先是将月球视为质点,解决空间两质点的相遇问题,其次进一步视月球为球体,完成二体假设下的B平面瞄准,最后在前两步基础之上,根据具体目标条件约束得到精确的轨道。本文详细清晰地给出该方法的设计过程,很好地解决了地月空间轨道搜索的快速收敛性问题,对深空探测器轨道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