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篇
航天技术   4篇
航天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返回式卫星火工品的种类和点火控制电路的组成,并重点叙述了用于地面综合测试时监测火工品点火控制电路状态的监测器的设计思路、原理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董瑶海 《上海航天》2008,25(1):1-10
概述了我国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与成就.介绍了即将发射的新一代风云三号(FY-3)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以及配置的10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26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仪器的用途.给出了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任务、主要探测性能和技术特点,以及在研的新一代风云四号(FY-4)静止气象卫星的关键技术和遥感仪器.分析了国外新一代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与栽荷配置.总结了我国气象卫星业务系统的应用和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1990年下半年,为了验证和鉴定为YF-23A原型机飞行试验而开发的几项新技术,诺思罗普/麦.道公司的两架YF-23A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原型机投放试飞,YF-23A飞行试验队为该试验计划研制了一种性能卓越的,费用低廉的实时地面数据站。为了满意ATF原型机飞行试验工作的需要,该地面站主要基于分布式数据处理的概念。尽管YF-23A地面数据站的核心是DSI公司的QUAD-7计算机系统,但安装在各种  相似文献   
4.
新宇 《航天员》2010,(3):56-57
还记得上一期介绍过的航天表吗?本期您会看到航天员手腕处藏的一种和手表差不多的小物件.它可以跟踪监测航天员在轨道上的活动和睡眠。并形成数据传回地面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5.
神舟3号飞船上太阳辐射测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2年3月至9月间,用3台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SIAR)组装的太阳常数监测器在神舟3号飞船轨道舱上测量了太阳辐照度.改进了SIAR辐射计的锥腔结构,把电加热丝埋在薄锥腔壁中间,提高了绝对精度.采用了用宽视场辐射计飞船在轨运动中太阳扫过其视场期间进行测量的方法,测量值与美国EOS上ACRIM Ⅲ测量数据的最大偏差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6.
FY—1C卫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及其探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FY-1C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的任务目标、工作原理、创新特色及在轨探测结果。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用于卫星轨道空间的带电粒子辐射监测,为卫星的在轨安全和抗辐射加固设计服务。监测器在世界上实现用1套传感器完成对高能电子、质子、α粒子至铁离子的全成分监测,使我国首次获得了870km高太阳同步轨道全空间的各种重离子分布、质子能谱分布和电子通量分布,捕捉到大量的地磁暴和太阳质子事件,获得了批重要的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7.
《空间电子技术》2012,(1):44-44
据报道,1月13日8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7星送入太空。"风云二号"07星定点在东京112°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并命名为风云二号F星。其采取自旋稳定方式,设计工作寿命为4年。风云二号F星是风云二号03批3颗卫星中的首发星。星载两个主要载荷: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扫描辐射计可实现非汛期每小时、汛期每半小时获取覆盖地球表面约1/3的全圆盘图像。空间环境监  相似文献   
8.
薛秀生  邓勇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4):426-428,442
介绍一种高温及红外辐射环境中的火焰快速监测新技术。应用此技术研制的国内首套加力点火器内部火焰光纤监测装置,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验测量,解决了一项加力燃烧室测试难题。此类装置已成为发动机加力点火器出厂检验及实验中的一种必备的监测设备  相似文献   
9.
码载分歧(CCD)监测器是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引入的完好性监测器之一,用于监测码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之间的不一致性。双频平滑技术的引入改变了CCD监测器的检验统计量等参数,进而影响了监测性能。针对双频GBAS中存在的频间偏差(IFB),基于北斗双频观测数据,分析IFB不确定性对于双频码载分歧监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FB不确定性的影响下,监测器的阈值增大了26.1%,导致其在发生CCD故障情况下的漏检率显著增大,最小可检测故障值增大了26.9%,监测器的灵敏度降低;最坏情况下系统完好性损失概率从低于10-14增大到接近10-8,同时机载端为满足漏检率性能安全要求所引入的延迟值更大,导致CCD监测器的故障响应变慢,双频GBAS的完好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人值守型手部α,β污染监测仪,该仪器易于携带和安装,能够自动同时进行α,β污染监测,结构设计上避免了监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对防止核污染扩散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