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2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吸尘器弯管连接头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应用于本模具中的一种新颖的专用来解决大角度,长距离抽芯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对模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小嵌件如何固定,很小的侧型芯如何固定于侧滑块上,及三个液压缸按顺序抽芯,圆弧型芯如何插入圆柱型芯2中等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与探讨。另外本论文还涉及到了主要成型零部件的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简单的工艺方法,弯曲大直径(φ66mm)、小曲率半径(R=123mm)、超薄壁(S_0=1.5mm)铝合金管子。管子的相对弯曲半径(?)=1.8,相对壁厚S_0=1/44,允许变薄量δ=0.3mm,椭圆度θ=5mm,绉纹度Z=0.7mm。该工艺方法不作任何大的投资,对第一次弯曲的形状也不作过高的要求,只要备有一付与设计图纸相符的校型模、校型钢球、手动顶球装置即可。弯曲后的管子,完全达到美国军用图纸标准和我国航天部标准。  相似文献   
3.
详细阐述了弯管模胎图形库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图形库的实现方式.最后通过实例阐明了系统在弯管模胎图形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空间弯管的回弹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深  吴建军 《航空学报》2011,32(5):953-960
管材弯曲卸载后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回弹,严重影响弯管生产的精度与效率,因此回弹成为管材弯曲的重点研究对象.对空间非平面弯管回弹进行研究,将空间回弹问题转化为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同弹问题,通过纯弯曲回弹实验,建立弯管平面弯曲回弹前后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将两个平面上的回弹合并,对离散化的回弹弯管进行空间拼接,进而完成...  相似文献   
5.
飞机导管数字化生产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飞机导管制造技术的现状。参考国外飞机导管数字化生产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导管数字化生产线总体设想方案。在导管CATIA数据转换、智能工艺性审查、三维弯曲仿真、数控弯管、组合夹具设计与制造、导管数控测量、系统集成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获得90°组合多弯管阻力系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S弯管管内流动进行模拟,并通过分析归纳S弯管局部阻力的相邻影响机制及规律,提出了90°组合弯管阻力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弯管阻力系数受2弯连接段长度影响的规律与文献试验结果一致,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有效;当连接段长度大于4倍管径时,S弯管阻力系数呈线性增长;提出的90°组合弯管阻力系数计算方法考虑了多弯管间相邻影响,且采用提出的方法计算了3弯管和多弯管的阻力系数,并将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之间的差距均在3%之内,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小半径中频压缩弯管成形机理的基础上,推导出弯管最大壁厚减薄率和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计算公式,研究了附加弯矩对最大壁厚减薄/增厚率的影响,并指出了减小相对弯曲半径、提高弯管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矩形截面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及对管壁磨损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便于描述矩形截面弯管流动的曲线坐标系中,计算了气固两相流,颗粒对管壁的磨损位置与磨损量。分析了弯管曲率、弯管安放方式、颗粒大小对磨损状况的影响。本文计算与实验数据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90°强曲率弯管内三维湍流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光  尚虹  王尚锦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23-225,290
本文根据作者发展的一种能计算任意截面形状 90°弯管内三维不可压缩湍流流场的分析方法,利用作者实验的圆截面弯管数据 ( Rc/D=0.87)检验 k- ε双方程湍流模型预示强曲率三维湍流流场的精度。计算了 Rc/D=2.3的矩形截面和 Rc/D=0.87的圆截面 90°弯管,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对曲率很强的弯管,吸力面 (内侧壁 )不出现二次流迁移所形成的低速区前,标准 k- ε双方程模型仍能较好地预示出平均速度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数控弯管有限元建模的效率和尽可能避免建模错误,采用ABAQUS提供的用户图形工具包和Python脚本接口,通过二次开发得到了数控弯管专用前处理模块。采用该模块,用户只需输入模型的建模参数、材料属性、模具运动幅值曲线、摩擦系数、分析步时长、文件保存名等信息,便可高效地建立管材数控弯曲及回弹分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提交后台运算后可以为后处理的快捷高效运行提供简洁而详实的数据源。通过将上述研发的数控弯管前处理模块应用于钛合金管数控弯曲的建模分析,验证了其可靠性。采用此方法,可以实现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用户定制,降低ABAQUS的操作难度,同时,本文前处理二次开发思路同样适用于其它塑性成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