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552篇
航天技术   361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5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群智能算法的改进中,常利用优秀个体加速算法收敛,但对其依赖过度会导致种群多样性和算法全局收敛性下降的现象。对此,提出一种改进X-best引导个体和动态等级更新机制的鸡群算法。首先,在个体更新阶段不仅引入优秀个体加速收敛,并且通过普通个体对优秀个体的影响进行适当平衡,因此,优秀个体与普通个体的信息都能得到利用,进而种群多样性和算法全局收敛性得到提升。其次,通过对等级更新参数进行动态优化,加强了种群等级更新机制对算法收敛的促进作用。最后,经过时间复杂度与收敛性分析,证明了改进算法仍具有简单性和全局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较其他对比算法在寻优精度、寻优成功率和收敛速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TDRSS星上导航系统为地球观测卫星精密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lt.  DC 《飞行器测控技术》1996,(4):65-75,31
地球观测系统卫星EOS-AM1的基本导航系统是TDRSS星上导航系统,为成角仪器标校和例行操作提供精密位置和速度信息。本文给出实时导航性能评价结果,看一下基于TONS的轨道和频率测定精度能否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阐述了进行星载微波辐射计计算机仿真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仿真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并重点介绍了一种可以较好地模拟大气辐射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该台体结构设计、模块化总线结构的测量一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功能、用途及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最后提出了对该测试台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工艺技术创新中,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自动驾驶仪、控制舱导通工效和产品检测可靠性,减轻劳动强度,有效地解决了批生产中测试工艺瓶颈问题,适应批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叙述了星载大型可折叠平面阵天线(简称L-SAR天线)模样机的技术指标,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L-SAR天线模样机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南冕座     
《飞碟探索》2006,(7):52-52
星座故事 公元2世纪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所划定的一个由暗星排成小椭圆形的星座。天上有两顶冠冕,一北一南遥相对应,但南冕座远不如北冕明显而易于辨认。传说,南冕是天神为了表彰马人喀戎的功绩而奖给他的一顶桂冠。  相似文献   
8.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1,18(3):1-4,18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以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卫星的轨道参数和目标的位置(地心经纬度)为已知条件,导出了计算目标回小以的多普勒频率的解析公式,这对于星载SAR系统的性能 初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星载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的性能分析和设计约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星载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是星载SAR的重要发展方向,它不仅能按用户要求改变观测视角,而且能够大大扩展其一次通过观测地区时的观测带宽度。如果设计满足观测带远端模糊度约束,则最大观测带宽度与雷达波长和实际天线孔径的形状无关。本文对于该雷达的分辨率、天线面积、观测带宽度、平均发射功率和回波数据率等性能参数和设计约束均作了较详细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展望中国资源卫星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森  郎方 《卫星应用》2003,11(4):10-17,31
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和数据应用前景良好的前提下,阐述了发展中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卫星遥感发展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用户对资源后续星的需求和我国卫星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