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航空   18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3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第一个飞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曾不无骄傲地说过:“月球上并没有奇迹,倒是我们这些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奇迹:”现在飞向太空早已不再足梦,人们也不再会怀疑,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多国家(包括中国)的优秀儿妇女将在太空中大显身手,月球上一定会出现人类为探测宇宙而建立的基地,火星上也也留下人类的足迹。  相似文献   
2.
前言     
《载人航天信息》2006,(4):I0001-I0001
随着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中国将来会选拔女性航天员并把她们送到太空。因为女性和男性在生理上存在很大差异,女性航天员的选拔需要制订有别于男性航天员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某些情况下,为了维持血压和脑血液灌注,如果机体的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低,就可能导致人体的意识丧失,进而影响任务的完成。目前,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在多种立位应激中的耐力低于男性。在一项研究中,女性下体负压(LBNP)耐力比男性低15%。在另一项研究中,观察了6名男性和4名女性被试者在LBNP实验以及-60mm HgLBNP各5min中的心血管反应。尽管该实验目的不是用来测定立位耐力的,但可以看到所有的男性都完成了LBNP试验,而12名女性在试验中只有2人完成了实验。女性航天员在飞行后立位时晕厥发生的几率也较大,在+3Gz加速度时的预测超重耐力也低。当前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性立位耐力比男性低22~61%。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的消费环境已经悄悄地从理性时代转变为感性时代,女性的消费心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论文根据消费的时代背景和感性消费特征,提出女性消费者的五个心理特征,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相关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航》2011,(5):61-61
现代城市生活,时尚无处不在。城市的时尚线条,可以是高楼林立,可以是车水马龙,也可以是夜晚闪过的霓虹。当春风再次吹起,当柳絮将要到来,又是一年的春夏,生活从时尚开始。如今的时尚,已经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群。工作、生活、旅行,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潮流与风采。不为时尚而时尚,来自于世界著名品牌SKAP(圣伽步),它提倡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尚风格,让自然之美呈现。  相似文献   
6.
休闲是城市白领女性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安排休闲活动,直接影响到白领阶层的生活质量.论文以滨海旅游城市泉州市为例,对城市白领女性的休闲内容、时空选择、费用选择、休闲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白领女性的休闲消费能力较高,休闲内容、时空选择与收人、婚姻家庭状况等因素相关,总体的休闲满意度一般.为此,当地政府要...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13,(6):46-47
1963年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苏联的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时隔50年,浩瀚太空,将第2次迎来中国女性靓丽的身影。今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从事航天飞行了,但她仍活跃在俄罗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女性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对女性广告运作中的核心问题——策略与表现进行解读,并系统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人民梦。广大高级知识女性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高级知识女性延迟退休不仅有利于促进男女平等,亦有助于充分利用高层次女性人才资源,改善劳动力市场人才结构不合理现状,对高级知识女性自身权益以及整个社会养老制度本身均是有益的。延迟高级知识女性的退休年龄应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张贤亮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说丰产并获争鸣最多的作家之一。大量苦难的描写和对艰辛的述说,是其写作的突出特色。如今重读张贤亮的系列小说,不难发现:在他大量苦难写作的过程中,突出悲情女性是其难于逃避的个体情怀。本文试从张贤亮惯用的男权话语优势切入,引出其作品中的女性,再从传统意识和女性自身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探析女性悲情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