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结构,以及多雷达数据处理的时空对准技术。作者根据中国民航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状况,在文中推荐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内插外推法的时间对准和以地心坐标系为对准参考系的空间对准算法,能够满足多雷达融合处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存在合作目标时,基于合作目标的传感器配准算法往往优于基于多站测量的传感器配准算法.传统的基于合作目标的传感器配准算法将系统误差看作是一个确定未知量,对未知量的估计采用了非贝叶斯的参数估计算法,如极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等.当传感器量测噪声相对于传感器系统误差不可忽略时,上述算法估计效果较差.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基于合作目标的贝叶斯传感器配准算法,通过将传感器系统误差建模成未知的随机过程,并通过卡尔曼滤波消除量测噪声对系统误差估计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月球上可视半径最大的天体,且在天球上运动范围较小,不存在升降现象.当月球车在月球对地面区域活动时,利用地球敏感器对地球成像可实现月球车长期自主天文导航.地球图像地心位置提取是利用地球敏感器进行天文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决定了地球敏感器的观测精度.本文通过研究地球敏感器镜头投影模型分析地球成像规律,提出一种不受地相变化约束的地球敏感器图像地心位置提取算法,采用取半搜索法和循环搜索法两步实现地球真实边缘线的充分筛选,并基于此拟合地心位置.半物理仿真实验校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针对不同地相图像有效提取地球中心,外符合平均精度约为9.78"~16.68",在实验条件随机改变的情况下,地心位置外符合精度标准差互差最大不超过0.98".   相似文献   
4.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仰望长空,苍穹无限。宇宙间万事万物均由物质组成,有物必有形,那么宇宙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是很玄妙,其实只要知道物质占有空间就一定会有形状的简单道理,这个问题也就很自然了。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仅仅限于两眼所能看到的现象。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夜晚满天繁星闪烁,天明天黑往返相同,就好像头顶上有一个巨大无比的罩子。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在罩子顶上按固定的位子运行,风雨雷电是在天地之间形成。人类活动的大地是这罩子底下的平面,树木、动物以及人类,都是在大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紫外敏感器和星敏感器的卫星自主导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利用紫外敏感器和星敏感器进行自主导航的方法中地心矢量的测量精度是影响导航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地心矢量的测量又受到地球扁率的影响。在考虑地球扁率的前提下,研究了地球扁率对地心矢量测量的影响,给出了基于卫星姿态的地心矢量的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方法具有较高的补偿精度,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卫星自主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6.
刘军  韩潮 《航天控制》2008,26(2):86-91
红外成像敏感器代表了新一代敏感器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红外成像敏感器光学系统工作原理,对红外成像敏感器光学系统进行简化,利用小孔模型完成了对敏感器光学系统的建模,分别在地球球形模型和旋转椭球模型下进行了地心矢量推导和计算,获得了焦平面内地平圆盘的相关参数的具体表达式,用牛顿迭代法对地心距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分析了球形模型与椭球模型在求解地心距精度上的差别,分析了敏感器测量误差对地心矢量精度的影响,以及焦平面内地平圆盘各参数分别对地心距计算精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星座覆盖性能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敏  程凤舟  陈士橹 《宇航学报》2000,21(Z1):11-17
星座对地覆盖性能要求是进行星座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视函数法和地心法,建立了星座覆盖性能评定的数值仿真方法。以GPS为例,对其覆盖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给出了GPS星座的视函数图,累积出覆盖统计特性,并且评价了覆盖质量。另外对GPS星座的相位以及降级情况(一颗或几颗卫星损坏)下的覆盖质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两种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所建立的数值仿真方法对星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身份学说与语言学习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因个人在年龄、性别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迥异,使得他们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强调实际语言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2,(10):34-35
尽管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学说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仍有学者认为宇宙根本没有起源和结束,创世的想法纯属荒谬。其实早在2300年前,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有名诗篇《天问》中就曾经提出过“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的深邃设问。  相似文献   
10.
左再新 《飞碟探索》2007,(12):22-23
大陆漂移学说已经产生将近100年了,早已被当代科学主流完全接受.大陆漂移学说是个伟大的发现,更是个巨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