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1篇
航空   330篇
航天技术   138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新华  陆长华 《上海航天》1998,15(4):34-37,41
对某型号制导雷达部分元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找出了导致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指出设计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并根据有关元器件情况对生产方与使用方提出了建议。着重讨论了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针对失效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外航空公司飞机发动机恒速传动装置几个故障典例及造成的危害,分析了填加滑油量不当对发动机恒速传动装置的影响,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综合模态屈曲理论。该理论同时考虑多个模态及其相互作用对结构屈曲的影响,能解释以往的屈曲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屈曲现象,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拓宽创新设计机构的思路,扼要地介绍了一种利用空间周转轮系,实观机械手臂的公转与自转动作要求的机构运动分析、设计方案及结构参考图。  相似文献   
5.
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寒松 《上海航天》1998,15(2):23-27
应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大量发动机试车数据和长征火箭各型号飞行遥测数据等的分析、统计基础上,建立新的增压输送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计算结果与各型号的飞行遥测相一致,大大减少了理论计算的误差,提高了增压计算的精确度,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玉锋  吴长春  黄茂光 《航空学报》1991,12(11):584-591
 本文通过引入单元内位移和优化处理的单元应力场,以计入剪切变形的板弯曲能量泛函为基础,导出适用于厚、薄板分析的四边形杂交应力元。内力场和内位移的合理选择避免了单元零能模式的出现、避免了解的剪切自锁现象。该优化单元显示了较好的通用性和收敛性。对关于剪切自锁的RCI判据提出了反例、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复杂空间四连杆传动系统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柱  詹承禹 《航空学报》1991,12(8):439-442
1.引言 空间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关系是一个空间几何关系。确定四连杆相互位置时,存在着一球面与圆弧相交或两圆弧相交等情况,它们的运动与几何关系都以一些二次联立方程式表达。求解与根的判定都比较复杂,有时还要用迭代方法。本文所介绍的方法采用空间坐标变换,将空间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点转换到特定的平面内,利用平面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求解。所用的方法都是典型的,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计算。  相似文献   
8.
旋翼塔信号传输系统是旋翼塔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传输质量是决定测试系统测试数据真实性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旋翼试验塔采用长线传输,所以必须排除信号传输系统的干扰,必须对信号传输系统进行调试,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和准确。  相似文献   
9.
危害性分析中的模糊数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影响故障模式危害性的各因素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建立了故障模式危害性评定的模糊评判模型,并阐述了模糊评判方法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的复杂测量系统中,由于传输通道不同,引入的传输延迟时间变化不同,导致原有时间关系的误差引入。介绍了几种可行的系统误差测量方法,以消除系统误差对信号间时间关系的影响,同时达到检验测试系统安排是否存在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