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航空   1175篇
航天技术   291篇
综合类   178篇
航天   2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利用坐标旋转法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一种新方法。即从罗尔定理出发,采用坐标旋转法及隐函数、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由于该证明方法从直观的几何意义入手,因此,其证明过程更加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2.
The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patterns of the large-scale solar magnetic field during solar activity cycles 20 and 21 is investigated. Compact magnetic elements with the polarity of the general solar magnetic field have larger speed of rotation than the elements with the opposite polarity. The surface of the Sun was divided by 10°-zones. In all of them the average rotation rate of the magnetic elements with negative polarity is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gnetic elements with positive polarity, except for 50°-zone of the south hemisphere and at the 10° latitude of the north hemisphere.

The rates of differential rotation for large-scale magnetic elements wi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polarities have similar behavior for both cycles of the solar activity.

The rotation rate varies at polarity reversal of the circumpolar magnetic fields. For the cycle No 20 in 1969–1970 the threefold reversal took plac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variations of rotation rate can be noticed for magnetic elements both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arity for each 10°-zone in the same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3.
为使国内具备鱼雷有动力风洞试验能力 ,通过设备研制和对转桨推进型鱼雷性能研究试验表明 :一是动力对姿态导数影响达 40 % ,效率导数一般下降 1 0 %~ 1 5 % ,设计单位应重视上述特性对鱼雷航行与机动特性的影响 ;二是对转桨对雷体稳定性作用值得高度重视 ,传统认为对转桨是鱼雷辅助稳定装置的设计思想应有所调整 ,尤其对机动性要求高的鱼雷。  相似文献   
4.
试飞中,飞机残余变形测量结果分析主要是判别所测残余变形是否为危及飞行安全、有碍操纵等的有害变形。而飞机活动部件残余变形实测结果常常超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际测量中,部件所处的状态与图纸要求的差异(存在偏度)。对此提出了偏度修正法和空间基准面修正法,并利用某型飞机全动平尾残余变形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就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多普勒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1,18(3):1-4,18
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以SAR发射信号的波长、卫星的轨道参数和目标的位置(地心经纬度)为已知条件,导出了计算目标回小以的多普勒频率的解析公式,这对于星载SAR系统的性能 初步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误差四元数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百强  林维菘 《宇航学报》2004,25(1):98-101
针对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时的快速性要求,研究了垂直发射快速姿态调转的控制问题。首先基于误差四元数并结合垂直发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得出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反馈控制器。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该控制器实现了绕欧拉特征轴的旋转,缩短了姿态调转的时间,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准确地预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中止这一瞬变过程,对飞行器飞行精度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一维不定常流动数值计算模型,考虑了传热、摩擦、燃面变化,燃烧室长径比、通喉比等因素,计算了推力中止过程内弹道,给出了燃气参数沿燃烧室长度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距离拖引干扰对几种脉冲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飞 《上海航天》1995,12(5):23-26
借助于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距离拖引干扰对非脉压雷达、线性调频脉压雷达和二相编码脉压雷达的干扰效果,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低温推进剂火箭喷泉效应及其抑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2,19(3):29-34
针对低温推进剂火箭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喷泉效应,在深入分析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氦气注入、补充加注和循环回流三种相应的抑制方法。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可有效地实现系统平衡,抑制喷泉效应。  相似文献   
10.
弹性机翼对机载导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机翼的振动及杆臂效应会引起机载导弹加速度计输出中的附加干扰加速度,从而引起导弹子惯导系统的导航参数误差。本文通过建立机翼弹性振动模型及惯导误差传播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机翼弹性振动及杆臂效应对子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