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202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测量方法在逆向工程数据采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当前逆向工程数据采集技术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详细介绍了逆向工程数据采集技术中所应用的测量方法的原理、特点,并着重分析比较了各种测量方法的精度、速度及适用范围。最后总结了测量数据的几种形式,给出了几个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象关系模型的C++程序静态分析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给软件的测试和维护来了新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用于描述程序中对象类之间三种依赖的对象关系图模型,并研究了这一模型在软件测试和维护中的两个具体应用及其相应算法,为了从特定的面向对象程度设计语言C++编写的程序中提取ORD较信息,构造了一个逆向工程工具-C++程序静态分析器,并对其实现上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喷油螺钉是某型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曲轴组合中的重要零件,单纯采用超声波清洗难以清除该零件内部积炭。结合生产实践对工艺进行改良,使该零件修理后的抽检合格率由20%提升至70%,缩短了发动机的翻修时间,节约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6SPS并联机构标定的方法。研究中应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基于并联机构正解和定位误差旋量的计算,正交试验进行试验设计,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辨识。仿真验证辨识的几何误差可以等于假定值,试验验证位姿精度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5.
白长青  许庆余  李跃明 《航空学报》2009,30(10):1901-1905
 研究叶尖气隙和滚动轴承共同作用下轴流压缩机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及稳定性。采用有限元法和非线性滚动轴承模型,建立压缩机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转子旋转时非均匀分布叶尖气隙引起的气动失稳力(即Alford力)根据已有实验数据和计算模型求得。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叶尖气隙和滚动轴承分别激起系统的反进动和正进动共振频率,其共同作用造成压缩机转子系统的失稳,很好地解释了已有实验中出现的失稳现象。表明滚动轴承反力和Alford力的共同作用对压缩机转子系统的动力性能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着陆襟翼打开状态下抓斗式反推装置工作时流场分布特性.网格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与六面体混合分区生成技术,湍流模型选用Spalart-Allmaras模型.结果表明,在计算滑跑速度范围内,反向排气流不会被进气道重新吸入;高温反向排气流会冲击到飞机吊挂及部分机翼,需引起注意;随着滑跑速度的降低,反向排气流侧向影响范围急剧增大,若机翼后掠角较大,则反向排气流容易被相邻发动机再次吸入,引起进气畸变;当滑跑速度降低到34m/s时,反向流开始吹向地面,可能会卷起地面颗粒物并且被进气道吸入;随着滑跑速度的降低,反推力减小.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前进比高达0.8的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高前进比旋翼前行桨叶压缩性、后行桨叶失速效应严重以及桨叶偏流作用和反流区大的特点,建立了旋翼气动力模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旋翼诱导速度时变非均布模型与桨叶非定常挥舞运动模型,然后根据高前进比旋翼气动力、旋翼诱导速度和桨叶挥舞运动三者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提出了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最后以H-34旋翼为例计算了该旋翼高前进比状态的气动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离散曲率计算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会存  周来水 《航空学报》2006,27(2):318-324
采用面积夹角加权的三角网格模型顶点法矢及三角片质心权值对Taubin的三角网格模型离散曲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方法。用该方法调整三角网格模型,在模型上曲率变化较平缓的平坦区域及曲率变化较剧烈的特征区域都能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超高强度不锈钢超细化组织T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一种试验超高强度高韧性不锈钢Fe 14Cr 12Co 5Mo Me超细化组织。研究得出,淬火时M体板条被小M体片簇[011]切截再细化;回火时形成的逆转变奥氏体 (Ar)切截M体板条束和板条使其再细化,Ar体与M体基体取向符合K S关系[011-]A //[111]M, (11-1-)A //(11-0)M。切截形成的超细化M体板条和Ar体向M体相变塑性是试验钢强 韧化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
对于偏转翼,其迎风角和偏转角直接影响到前缘弧面上热流最高点的分布位置。运用球面三角学原理并基于后掠圆柱热流计算公式推导偏转翼的迎风角、偏转角和离心角(前缘弧面上偏离前缘中心线的角)之间的关系。在确定迎风角和偏转角的条件下,应用该式可以直接确定前缘弧面上最大热流的分布位置,该结果与实验及工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基本满足工程使用要求。最后分析前缘上最大热流位置随迎风角及偏转角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