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85篇
航空   369篇
航天技术   89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可调结构仪器工作台的结构、调整原理和调整方法,并以三点支撑结构、锥面支撑结构仪器工作台表面与测量轴线垂直度的调整为例,具体地阐述了调整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以差压变送器为核心的动态差压检测系统的特点 ,应用流体网络分析方法 ,提出了动态差压检测系统中的共模误差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共模误差与检测系统两侧引压管路的不一致性直接相关 ,为了获得动态差压信号的准确检测 ,必须对动态差压检测系统的共模误差予以抑制  相似文献   
3.
王珲 《上海航天》1997,14(4):45-49,62
介绍了法国宇航公司AEROSPATIALE研制的通信卫星平台SPACEBUS3000的主要电子系统结构和功能,着重介绍了它的测控系统部分,包括数管子系统和射频子系统的详细结构和功能划分,以及它们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晓雷  杨庆俊  郑钢铁 《宇航学报》2007,28(4):1007-1011
分析一种对称结构的八作动器隔振平台的通道耦合特性。分析表明由于结构对称,当有效载荷质心位于平台纵轴的延长线上,且有效载荷的惯性主轴与平台对称轴平行时,平台可分解成两个独立的单自由度系统和两个2阶耦合子系统。利用矩阵同时对角化方法对平台的2阶耦合子系统进一步解耦,仿真结果显示解耦控制能够衰减被动隔振的谐振峰,改进平台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5.
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的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卿  王佳民  杨朋军 《宇航学报》2005,26(6):753-757
为了更好的设计和改善结构的动态特性,从而提高产品及工程的质量,应用结构动态分析和计算方法,针对某型号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进行了模态试验分析,得出了各结构件在0~2000Hz内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通过将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给予了验证。最后,文中提出了各框架结构件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点和相应的优化措施,为今后结构的设计改进和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用仪器CAT可视软件开发平台(以下简称"CAT"平台),是在深入研究各个校准实验室日常计量检测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套辅助实验室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通用工具,可以完成检测软件开发与应用、证书编辑与生成、实验室信息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校准实验室检定测试的技术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POWER PC通用处理器是一种低功耗超标量的RISC处理器。本文描述了基于POWER PC通用处理器的CPU模块的基本体系结构,并以Motorola通用处理器POWER PC603e为例,阐述了CPU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船在航行中的几种摇荡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 ,主要介绍了用于消除船体纵摇角和横摇角影响的数学平台的建立方法 ,以及射击角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从英汉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词入手,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比喻词翻译中的不同效果,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移植的作用,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郑航  胡晓军  郭海  唐志平 《推进技术》2007,28(5):467-470,474
为研究激光微推进器用于微小卫星在轨空间飞行任务的可行性,利用已建立的激光推进微小卫星仿真平台,对微小卫星在轨姿态调整、轨道维持和轨道转移等飞行任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星载激光微推进器可满足在轨微小卫星的高控制精度姿态调整、近地观测轨道维持以及较长时间要求的轨道转移等空间任务对推进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