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孙先仿  范跃祖  张飞舟 《航空学报》1998,19(Z1):101-104
引入了统计学中试验的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介绍了均匀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常用的遗传优化算法和正交设计方法相比,均匀设计方法可显著减少试验次数和运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培勇 《航空学报》1999,20(Z1):14-16
对新型铝质装配式散热器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拟合了传热性能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新型散热器性能模拟软件,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度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还试验比较分析了新型散热器与铜质管带式散热器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出流比对扰流柱通道弦向出流量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涡轮叶片尾缘扰流柱区域的流动情况,对叶片内流通道工程计算程序进行验证,针对不同的弦向出流比(弦向出流量与总流量之比),通过实验测量了梯形通道短扰流柱排的端壁静压分布,以及各段弦向出流量沿叶片径向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当弦向出流比较大时(c≥0.5 ),沿径向静压变化小,扰流柱区域的流动基本为弦向流动。当出流比较小时(c<0.5)时,沿径向静压变化明显,压力先下降而后回升。扰流柱区域的流动既有弦向流动,同时又有径向流动。(2)大出流比时(c≥0.5 )各段出流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而小出流比时(c<0.5)各段出流量变化幅度较大。(3)总压损失系数随着出流比、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对涡轮叶片内部冷却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平 《航空学报》1994,15(10):1170-1174
CIMS标准化具有高新技术标准化的特点,技术的发展与标准化的发展互相平行且互为补充,贯穿于CIMS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本领域的标准化涉及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技术标准化,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标准化领域。建立参考模型是当前CIMS标准化工作的新方法。本文试图抽象出一种理论上的建模框架以描述这种新的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晓新  袁修干 《航空学报》1999,20(Z1):94-96
为了解决普通脉管制冷机的小冷量问题,提出了大口径脉管制冷机的新概念。理论依据分析和实验研究都表明大口径脉管制冷机可以获得更大的冷量。  相似文献   
6.
梅志光  袁修干 《航空学报》1999,20(Z1):82-84
介绍了某载人试验容器环境控制系统,就其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组份、温度、湿度调节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就被控参数的时间常数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高速列车穿越隧道或两车交会时引起的压力波动所造成的旅客“耳感不适”,借鉴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的成熟经验,提出了解决高速列车车厢压力变化的气动间接式压力控制方案,该方案主要由座舱压力调节器组成。针对气动间接式压力控制方案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和原理模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将座舱压力控制技术用于高速列车车厢的压力控制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同时本方案具有设备轻巧、调节方便、阻力损失小、维护性及可靠性好等优点,故座舱压力控制技术应用于高速列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