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航空   30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时管理体系是飞机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国内某航空公司8个主流机型的飞机维修工卡为研究对象,对飞机维修工卡的长度与飞机制造厂提供的标准工时进行Pearson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机型的工卡长度与工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飞机维修单位在对工卡工时进行调整和修正评估时,可适当考虑工卡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四阶段抽样季度调查需要实施四层次样本轮换,在构造四层次样本轮换方法时主要应考虑三个问题,一是相邻两个季度四级单元的样本拼配率,二是相邻两年相同季度四级单元的样本拼配率,三是保证各级单元的样本拼配率在轮换过程中保持不变。如果一级单元、二级单元、三级单元和四级单元的样本轮换模式分别为32in、16in、8in和2-2-2(4),则这四个样本轮换模式就可组合成一种四层次样本轮换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中国劳动力调查的四层次样本轮换中。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流动动力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劳动力要素流动问题的分析,试图找到劳动力流动原因以及流动意义的理论解释,从而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为国际劳动力流动及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介绍模柄的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设计技巧、结构形式以及选用原则,以便于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5.
物流企业用工荒与物流人才就业难矛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一方面由于物流业成为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行业之一,使得企业急需各类物流人才,却出现“用工荒”的局面;另一方面,因为高校扩招,十多年来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增大,使得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又出现“就业难”的困境。通过对物流人才供方主体和需方主体的现状的分析,提出物流人才供需错位问题的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产中重物产品,半成品物流,包装过程中提升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自锁型重物提升机构,以达到节能,降低运行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变化的新时期,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部地区既要靠继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要依赖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与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具体包括:(1)把统筹城乡就业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促进中部农村劳动力转移;(2)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就业、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3)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4)推行农村四项保障制度,使农村社保制度与城市社保制度逐步对接;(5)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6)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问题一直是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敏感话题,产生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章认为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中国和美国形成的“贸易国家”和“金融国家”的分工格局决定的,因此,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长期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通过城市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是一种共识。在城市化模式选择上,刘易斯通过对"二元经济"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直接城市化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不堪重负。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发展中小城镇一度成为共识,但随着乡镇企业的转型,小城镇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作用已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对城市化历史的回顾,运用"灰色区域"理论,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城市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产权是一组权利束,资本主义国家的雇佣劳动制度造成了劳动力产权的残缺,资本家的剥削收入来自对雇佣工人劳动力所有权收入的侵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的按劳分配面临许多现实性障碍,所以应进行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创新,采用双层分配机制,把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动力所有权分配结合起来,确保劳动力产权在分配上的完整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