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航空   1101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134篇
航天   1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阐述基准的热力学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燃气基准的计算方法,应用CHAPPELL推荐的有关燃气热力性质表达式,导出计算燃气基准的公式,通过微机计算,将结果整理成燃气基准的有关表、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拓宽创新设计机构的思路,扼要地介绍了一种利用空间周转轮系,实观机械手臂的公转与自转动作要求的机构运动分析、设计方案及结构参考图。  相似文献   
3.
阻尼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是一个新课题。在飞机炮舱区应用新型阻尼材料,组成一个全新的阻尼结构系统来吸收由航炮射击时产生的冲击能量,以实现减振的设计目的,进而改善其炮击的振动环境。通过理论计算和地面试验实测,证明了应用新型阻尼材料可使炮舱区的动应力下降近30%。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单桩桩体荷载传递规律、应力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减小应力比的方法和措施,对工程可起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板簧迟滞特性对车辆在不同路面上行驶平顺性的影响,探讨合理选择板簧悬架减振器阻尼的方法.采用1/4车辆模型,在考虑和不考虑板簧迟滞特性2种情况下分析了车辆在不同路面上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考虑到模型非线性,采用时域求解,并以随机生成的路面数据和一组实测路面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分析结果表明板簧迟滞特性对行驶平顺性的不利影响在良好路面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减振器阻尼系数应根据路面不平度等级加以选择.对于采用板簧悬架的车辆,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的阻尼比范围应分别为0.1~0.2和0.2~0.3.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胶黏剂黏度、硬铝表面处理方式及硅烷偶联剂KH-560的使用方式等因素对硬铝板/ZN-1阻尼材料复合结构件的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硬铝板表面采用砂纸打磨处理时,采用黏度较低的TC-1环氧树脂胶或者在黏度较高的J-22环氧树脂胶中添加2%的硅烷偶联剂KH-560可以获得优异的粘接效果;当硬铝板表面采用铬酸阳极化处理时,两种胶黏剂均能获得优异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这一关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电力消费弹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具体一个地区、某一个年份却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8.
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用发光数码表直接读取波形占空比百分数(或频率值)的一种新方法,它简便易行,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复合材料板壳在过屈曲下最佳铺层设计的工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万植 《航空学报》1988,9(2):17-24
 本文基于相同边界条件下铺层构成对失稳后的变形形态影响不大的基本假设,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得到的准最佳铺层失稳后的位移场为基础,给出了确定最佳铺层参数的工程方法。计算表明,其基本假设和解题思路是正确的。由于本方法最后归结为解一个一元三次方程,使计算大为简化,可降低设计成本和周期,在工程设计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中,素有“巨斧”或“猛药”之称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被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一个常规工具来使用,从2003年9月开始,央行连续小幅度地频繁上调准备率,2004年4月开始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2003年12月和2005年3月两次单独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这些举措对我国的金融与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近年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整的特点与政策效应,寻求更好地发挥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