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航空   949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三维内转进气道的内收缩流场与圆锥前体的外压缩流场的良好匹配,提出了一种双模块下颌式内转进气道/圆锥前体(Double-modules Chin Inward-turning Inlet and Conical Forebody,DCII/CF)一体化设计方法,获得一种新颖的双发并置、侧向安装的DCII/CF一体化布局。针对该布局形式,开展了DCII/CF一体化构型与传统的单模块内转进气道/圆锥前体(Single-module Inward-turning Inlet and Conical Forebody,SII/CF)一体化构型的数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CII/CF一体化布局不仅为内转进气道提供了优秀的前体附面层排移效果,还有效避免了传统SII/CF布局中前体附面层与进气道内部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在Ma∞=6.0设计状态,DCII/CF一体化布局的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相较传统的SII/CF布局有了显著提高,从0.403提高至0.482;但由于前体附面层的排移,该布局的捕获流量略有降低, SII/CF的流量系数为0.956,该布局则为0.917。而在非设计状态,该布局形式同样具备较好的总压恢复性能,在Ma∞=5.0与Ma∞=4.0的总压恢复系数分别达到了0.586和0.682,明显高于SII/CF的总压恢复系数0.507和0.619。  相似文献   
2.
进气道喘振诱发因素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进气道的典型故障-喘振的诱发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论证,并为从事航空工程的人员提供一种对动力装置整体性能进行可靠性评估方案,篇末对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进气道气动设计思想及其喘振机理进行分析,可以为飞机设计师在设计飞机过程中具体分析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圆波导中“圆柱轴+平面扇形金属叶片终端”的不连续性,根据电磁场互易定理和物理光学法(PO)计算了这种终端对波导模的反射系数。这个问题的研究可用来解决喷气式发动机进气道对电磁波的反射,进一步地利用本文的结果可计算进气道的雷达截面(RCS)或极化散射矩阵。  相似文献   
4.
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贺武生 《火箭推进》2005,31(1):29-32
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推进技术。本文对国内外超燃冲压发动机最新研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该类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情况,并对关键技术研究及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迎风TVD格式求解三维多组分体系的全N-S方程,化学反应源项采用点隐处理,H2和空气的超燃模型用11组分、23步基地反应模型描述,得到了凹槽燃烧室不同截面组元、当量比、压力、温度等值线和速度场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凹槽稳焰器的回流区可提供高温自由基,有助于超燃点火;火焰在凹槽内和凹槽后斜坡的尾迹中驻定。结果对定量认识凹槽H2超燃流场、设计高效率和优化结构的一体化凹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正府  张靖周 《推进技术》2007,28(3):257-260
利用地面模拟试验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进气方式对红外抑制器性能的影响。为了模拟直升机前飞和悬停两种状态,在模型上端开口,分别引入旋翼下洗气流和前端进气,对比分析了这两种状态下模型壁面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的大小。结果表明:引入速度为18 m/s的旋翼下洗气流使得模型壁面内外两侧均受到冷却气膜的保护,从而使壁面温度降低了36%;同时再引入流量为0.2 kg/s的前端进气,可使红外抑制器模型在3~5μm和8~14μm的红外辐射强度分别降低为原来的11%和28%。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 《推进技术》1989,10(2):34-37,73
本文对进气道设计中二维斜激波计算、圆唇口总压恢复系数估算、亚音速临界流量系数估算及最小喉道面积的确定等几个工程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在计算机上计算.计算精度满足设计参数选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研究了不同长深比和后缘倾角的凹槽在液体煤油双模态燃烧中的火焰稳定特性。结果表明,集燃料喷射、混合及火焰稳定为一体的凹槽,在所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增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并得到最优的凹槽结构;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煤油在双模态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  相似文献   
9.
对平行喷射氢/空气超音速燃烧自燃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主流空气用氢和空气燃烧补氧的方式加热到温度1000~2100K,压力0.8~1.6MPa。发现滞止温度、滞止压力和燃烧室内部构型等都对自燃有影响,特别是滞止温度和内壁构型的影响非常大。研究了四种试验段构型的自燃规律,找到了它们的自燃极限条件。对于光滑内壁构型,当温度接近自燃极限时,发现了有兴趣的现象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管前列  邢君波 《推进技术》1989,10(4):19-25,18,80
本文论述了高超音速进气道所面临的严重附层面问题,高超音速附面层的特点,高超音速附面层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影响附面层转捩和厚度的诸因素.对如何控制和改善附面层及在设计高超音速进气道时如何考虑附面层因素,亦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