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797篇
航空   2520篇
航天技术   593篇
综合类   342篇
航天   77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206-3219
Topology optim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obtain a lightweight structure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tructural strength. Whether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meet the actual needs mainly depends on the accuracy of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especially for a tiny Flapping-wing Micro Aerial Vehicle (FMAV) transmission system manufactured by 3D printing.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efforts were undertaken to gain a reliable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bottom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First, the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the ultraviolet (UV) curable resin used in fabrication was evaluated. Second, a numerical computation model describing further verified via experiments. Topology optimization modeling considering nonlinear factors, e.g. contact, friction and collision, was presented,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both dynamic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Finally,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different load cases and constraints were presented to clarify their effect on the optimization. Our methods and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may shed light on the lightweight design of a FMAV.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2):634-663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aerial transport networks and their associated flight frequencies is crucial for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airlines, as well as for carrying out market research, to establish target markets, and for aircraft and crew rostering. In addition, optimum airplane types for the selected networks are crucial to improve revenue and to provide reduced operating costs.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aerial transport network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um fleet for that network, composed of three types of airplanes (network and vehicle integrated design). The network profit is maximized. The passenger’s demands between the airports are determined via a gravitational model. An embedded linear programming solution is responsible for obtaining potential optimal network configurations. The optimum fleet combination is determined from a database of candidate aircraft designs via genetic algorithm. A truly realistic airplane representation is made possible thanks to accurate surrogate models for engine and aerodynamics is adopted. An accurate engine deck encompassing a compression map and an innovative engine weight calculation besides an aerodynamic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ule enable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for the mission analysi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optimum network comprised of twenty main Brazilian airports and corresponding fleet.  相似文献   
3.
陶坤宇  凌志华  舒锐  周彦平 《宇航学报》2007,28(4):1034-1038,1069
进行自由空间的光通信或空间对抗,需要在卫星间实现精确的跟踪与瞄准。因为地面测控站的设置非常有限,指令与数据注入的范围受到很多限制,所以要求这种跟瞄在很多时候是无主控制状态下完成的。提出了一种利用在地面测控站的范围内向星上数管中心注入目标卫星、本体卫星的轨道参数,其它时间依靠自主导航飞行和GPS修正的方法,结合本体星的姿态测量、振动测量实现卫星瞄准指向的方位角与俯仰角的精确控制的方法,提高了在地面站无法注入指令与数据时卫星的捕获概率。通过仿真,将计算结果与卫星仿真工具软件STK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最后在嵌入式DSP平台上实现了这一策略。  相似文献   
4.
依据Ту-154М变稳飞机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不同操纵器、不同控制律和不同显示画面的飞行试验研究。特别是通过中央杆和侧杆、电传系统不同控制律飞行品质特性之间、两种先进控制方案及不同显示方式的比较,不仅掌握了这方面的试飞技术和评定技术,还亲身体验到变稳飞机在发展仿真技术,新机预研及提高试飞员试飞技术和评定技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引入工程设计中的优化方法,分别对室内空气环境下铝合金(LY12-CZ)材料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学模型,以及环境条件下(3.5%NaCl水溶液浸泡)该材料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在已知标准试样在不同的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实验dadNi,ΔKi的条件下,采用优化方法进行参数寻优,可方便地得到与其对应的疲劳裂纹扩展的dadN~ΔK最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1][2]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次时间最优控制的改进问题,深入地阐明了次时间最优控制的某些特性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的设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设计控制系统,不但实用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次时间最优控制的最优性。并用实例比较了各种方法,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工程设计,对于提高系统的最优性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在Erich Hartmann提出的由两基曲面线性组合构造G^n连续过渡曲面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该方法存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参数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曲面局部区域重新参数化构造G^n连续过渡曲面的方法。通过对基曲面上切触线附近区域部分曲面重新参数化,再由重新参数化局部基曲面线性组合构造G^n连续过渡曲面。这样将两基曲面间构造过渡曲面的问题转化为在重新参数化局部基曲面间构造过渡曲面。以构造G^1连续的翼身融合面为例,讨论了满足约束要求条件时G^2连续过渡面的构造方法。即先对基曲面上过渡切触线附近的局部区域进行重新参数化,后通过优化求解来确定比例因子和偏移量、平衡因子和调配因子,使过渡曲面满足前后边条线约束,最后利用线性组合来构造G^2连续的过渡面。约束过渡曲面的形状可通过改变重新参数化基曲面的大小来调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非常规的高速轴振动抑制方法,主要是用振源分析技术,通过确诊设备故障原因来分析影响轴振动的主要因素,调节机器的系统刚度,再通过理论计算修订安装参数,制定设备故障处理对策,在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一万氧压机组上的实践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一般加工产业生产能力过大,高水平的加工能力不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加速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基础和可能,提出了关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七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光学中心偏测量仪软件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光学中心偏测量仪的软件设计思路、工作原理 ,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