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15-15
2007年9月14日,日本标准时间11时44分,通过探测器传回的信号和数据证实,“月女神”(SELENE)探测器的太阳翼已展开;18时52分,接收到的遥测信号证实,高增益天线已经展开;22时53分,接收到星载照像机拍摄的图像数据,探测器目前状态良好。9月29日中午,开始实施第二次轨道调整。卫星在距离地球约8500km时,启动推进器改变方向和速度。9月29日21时46分,高清晰影像拍摄系统从距离地球约110000km处为地球摄影,而此前人类各类航天器拍摄地球高清晰影像的地点最远距离地球不过340km。  相似文献   
2.
地月系统中存在着一类绕月逆行、高度稳定的轨道族,称为远距离逆行轨道族(DRO)。以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CR3BP)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DRO轨道族周边的动力系统结构。利用Broucke稳定性图寻找分叉点,判断分叉类型,基于数值延拓计算分岔后产生的一系列新轨道分支。分叉类型主要有切分叉与多倍周期分叉(从3倍周期开始),轨道维度包含平面轨道族与三维轨道族。计算新轨道族的特征,包括形状、周期、能量、稳定性、双曲流形结构等。探讨周期轨道的轨道周期与能量的关系,以几何化的方式展现分叉结构、多周期轨道的双曲流形结构等。该动力结构将为基于DRO轨道族的地月空间任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对地战术导弹以往是装备核战斗部执行战场核打击任务的,现在则装上常规弹头,用于战场远距离攻击,成了陆军炮兵延伸的武器,也成了一些国家反击敌方进攻的手中王牌。这些武器一旦进入高技术武器行列就成为不可轻视的“杀手”。现在我就将地对地战术导弹中的“三剑客”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达砾 《太空探索》2008,(4):48-50
一个神秘的武器从飞机腹部下沉,喷着尾气,像无人驾驶飞机一样飞向目标,这就是早期的空对地导弹. 空对地导弹与普通炸弹的主要区别是:空对地导弹有动力装置和制导装置,所以它能攻击远距离的点状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事件的EMR遥操作自适应规划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  梁斌 《航天控制》2001,19(3):17-22
提出了基于事件的舱外自由移动机器人 (ExtravehicularMobileRobot,简称EMR)系统在任务空间内的自适应规划与控制方法 ,使系统具有处理突发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能力 ,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自主性和适应能力 ,增强了遥操作的安全性 ,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7月11日称,该公司与美国激光动力公司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激光充电系统,这一系统可大幅提高Stalker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远距离和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自学考试教育的特点,分析自学考试作为一种远距离和开放教育形式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类型的学习需要方面和实现终生教育的目标所具有的作用及其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9.
乍看画面,真不相信这个形似海豚拱头却不臃肿蠢笨的家伙还能飞起来,可它飞起来了,而且在世界航空史上留下了奇特的一页。它便是美国航空航天公司(ASI)研制的超大型特种运输机“超级驮仔鱼”。  相似文献   
10.
远距离逆行轨道(DROs)是地月空间中一族稳定的周期轨道,适用于地月空间站等长期任务。为维持任务的长期存在,交会对接及编队飞行等任务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分析远距离逆行轨道上的近距离相对运动解,并进行编队设计。首先,基于Floquet理论得到了远距离逆行轨道上的近距离线性化相对运动的基础解集,并对其解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其次,以基础解集中的自然周期解为基础设计了伴飞编队,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之后,针对圆形受控绕飞编队做了详细的分析,可用于指导后续受控编队的设计。最后,设计了两点之间的安全转移编队,可用于任意两点之间的转移,并保证转移过程中主星与副星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