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毛剑杰 《今日民航》2012,(11):80-85
"古力盖",是青岛人对"窨井美"的独有称呼。音译自德语"Gully",也就是下水道。当你在下水道里,透过古力盖两个圆孔挂下来的光亮,令一处形态独异的蛋形下水管在微暗中隐现。这就是青岛德式下水管道的典型设计。走在下水道里,经常越来越窄,却越走越高,每一增高处都有台阶,而拱壁上每隔几米便有一条直径30—40厘米左右的水管,这些都是暗渠。前行20米,伴随哗哗的水声,赫然出现阶梯构造的上下两层下水道,它们被一个6级台阶分隔开来,落差大如一间宽敞房子的天花板与地板,而下水道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宽约1米的下水管。这是青岛德国造80公里下水道的一小部分,但直到今天仍然在正常运转。"过去老城区下完雨,地面就干干净净的。"青岛图书馆老馆长鲁海说。他以及很多"老青岛"都认为,青岛一直被公认为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正是德国造排水系统遗留的财富。如今,随着一本百年前德文版的绿皮手写文献《胶澳发展备忘录》被逐渐翻译成中文,这段近乎传奇的青岛下水道以及早期青岛城市的营建细节,点滴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13,(11):47-54
<正>甜品是每位好食者的餐桌恩物,无论吃得多饱,人类永远有另一个胃用来装甜品。遇上这个湿热炎夏,赶在最后一丝食欲丧失之前,本期City Map就同YOHO!Boy-齐食在广州,扫荡街头巷尾的糖水甜点。行遍全球大概都找不到一座城市像广州一样林立如此之多的甜品店,最初从街边设档而至今日成铺成行,老城区中的不少糖水铺都开业于上世纪,多年来专心只做甜品小食,不设分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