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子的?九月?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创作时间前后整整相差了1290年。相隔如此之久的两首诗在情感体验和表达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不足怪,因为后人借鉴前人甚至抄袭前人并不少见。但这两首诗貌似神离,相似之中绝无雷同,都表现出天才诗人的艺术独创性。两首诗的作者都站在时间绵延的一个点上体悟生命,都通过空间的无涯际来表达自我的渺小及由此产生的浓重的孤独感。但两人的孤独感在深层的内涵上是不同的,陈子昂的孤独感源于人生的追求,而海子的孤独感则源于对生命的绝望。两首诗都采用意象化的表达方法,但一个意象单一,一个意象繁复。  相似文献   
2.
原生态壮族嘹歌曾经是历代壮族劳动人民的时尚之歌,亦是不同历史时期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的积累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原生态壮族嘹歌的土壤正在流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发生包括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从当代音乐流行趋势看,民族与流行的融合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原生态壮族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将成为壮族嘹歌发展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申蓉 《航空港》2015,(2):22-25
<正>在巴塞罗那以北101公里有一座美丽的千年古镇一一赫罗纳(Girona),这是一个很少有游客光顾的古镇。赫罗纳坐落在比利牛斯山脚下,市内的翁亚尔河右岸为老城区,集中了许多五彩缤纷的房子,游览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中世纪。从古代开始这里就是战略要地,在《罗兰之歌》中讲述了被查理曼大帝攻击的赫罗纳。这座城市在1809年曾经与拿破仑军队对抗达7个月之久,如今仍保留着中世纪风貌。  相似文献   
4.
巴山背二歌     
陈珂 《西南航空》2006,106(11):68-68,70
“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山歌。在当地,人们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而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所唱的山歌就叫“巴山背二歌”.在隐藏于巴中市南江县大山里的米仓古道上,我们见到一群背运筑路条石的背二哥.他们刚爬过一个陡坡,靠着打杵在山梁上歇脚.“背二哥来好遭孽,连路走来连路歇,一年四季穿一件,浑身晒得黢麻黑。”当一个背二哥即兴而唱,其他人随即和唱起来。他们的眉宇间还滴着汗珠,用粗糙的大手捞起本已盐溃斑斑的粗布衣襟,揩着面颊的汗雨.这些汗湿淋淋,喘着粗气的沉重形象,已经一代代刻在了这条古道上。巴中境内的古道有由巴人在三千余年前开通的“巴岭路”、“大行道”.“米仓道”,北通陕西梁川、南郑、直达关中平原西安,下通巴州直延重庆。巴山背二哥像马帮、驼帮一样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翻越大山,长途跋涉在这些古道上,而“背二歌”这种在长途背运中产生的山歌,其历史可与巴人的背运一样追溯到秦汉以前,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合,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间广泛传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