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307篇
航天技术   380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5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技术》1996,17(1):57-57
联合技术系统公司对美国导弹防御火箭发动机进行试验据联合技术系统公司9月29日报道,该公司对陆基拦截机可移动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点火试验,这是美国陆军国家导弹防御技术准备计划的关键部件。发动机和多枢轴柔性密封,即喷管控制中的一种新概念,由联合...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导弹防御局(MDA)一位官员透露,五角大楼关于明年机载激光器计划的五亿四千九百万美元的预算请求,已被提议削减两亿五千万美元。如此一来,对这一未来系统的关键验证试验,可能要推迟3年左右。这项验证试验将用经过改装的配备有高功率激光器的波音747飞机来进行,目的在于击落一枚靶弹。而当前该试验预定在2009年进行。但是,如果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这一建议变成法律的话,那么,导弹防御局及其波音领导的机载激光器缔约团队,将无法实现原定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3.
4.
美国发展新型反导系统徐兴举近来,美国正在实施一项新的反导计划,即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美国认为,随着导弹技术的扩散,近期内可能会有某个“捣蛋国家”向美本土发射少量简单的弹道导弹。为了对付这种威胁,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于1996年2月开始,拟定...  相似文献   
5.
6.
几十年来发生的较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中,地雷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并造成了大量车辆毁坏。随着地雷征战争中作用的不断增大,其品种、性能和质量也都大为提高,成为有效的防御武器。当前,各国对扫雷器材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制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扫雷装备。但由于技术难度大、研列费用高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6,(5):12-15
北约导弹防御系统5月初招标北约将在5月初发布用于保护北约武装部队的导弹防御系统最终招标书,该导弹防御系统是由北约各成员国现有的反导弹系统综合而成。招标书是北约国家经过多年研究的结果,并在2005年11月进行了市场调研,计划在9月中、下旬确定竞标获胜者,签订为期3~4年、  相似文献   
8.
现代国际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苏联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远洋反潜,保护自己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同时对抗美国的航母编队。1962年,前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下令“驶向世界各大洋”,苏联海军开始有计划地派遣舰艇到远洋活动,并在此后的几年中分别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沿岸等海区建立了常驻分舰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自由编队飞行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当前提出的无人机编队飞行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无人机编队飞行概念——自由编队飞行,制定了相关的避让规则,用补偿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自由编队飞行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仿真显示,编队飞行的飞机能按照规则自主改变航路进行避让,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